索比光伏网讯:汉能总是舆论中心,最近更是,甚至从舆论到了法律。
先是汉能给《中华企业家》杂志的律师函,后是《第一财经日报》一日连发五稿质疑汉能和汉能再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律师函,而后《第一财经日报》又回敬汉能律师函。
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还以为是在练习“绕口令”;想知道怎么回事的,读了相关文件会觉得双方都挺委屈;好像知道怎么回事的会说,从年初《金融时报》质疑汉能财务作假,到BHP做空汉能,再到汉能股价暴增至3000亿港元,汉能一天都不曾安生,舆论也一天都不曾放过汉能,三人成虎,汉能一定有重大的问题。现实中,老红与一位光伏大佬聊到汉能,其担心之情溢于言表。与一些投资专家聊到汉能,无一不是以“看不懂”作答。总之,风口浪尖上的汉能始终扮演着反派角色,让老红忍不住想再写“汉能惹谁了?”
既然大家都不太喜欢汉能,老红突发奇想:如果中国光伏没有了汉能会是什么样?
首先,中国就没有了规模化的薄膜光伏。质疑汉能,许多人是质疑薄膜技术的存在价值,毕竟过去几年中,薄膜光伏市场份额已经从占全球光伏市场近20下跌到不足10%。中国是光伏生产大国,占了全球需求市场的60%强,有着全球十大企业中排在前的六、七家,虽然可以傲视天下,却不能无视在美国还有一个靠薄膜光伏为生的企业Firstsolar,不但电站建设最多,而且净利润也总是最多,以至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家羡慕、学习的对象。于是老红要想:除了商业模式的成功,薄膜光伏是否也有存在的价值。幸好中国还有一个号称全球技术最全面、生产规模最大的薄膜光伏企业——汉能,否则妄称光伏大国。
问题是:一方面中国的光伏企业家能够对远在地球那边的Firstsolar顶礼膜拜,为什么却对身边的汉能如此不容?另一方面汉能你也是的,虽然薄膜只占全球光伏市场份额不足10%,但这10%只被你们数家企业分享,相对占全球市场90%的晶硅市场是被50家以上企业瓜分,薄膜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应是可观的,可汉能总要被人问到:各类统计中为何只见利润鲜见产能?
其二,中国创新界就没有了一个成功与失败都让人极富想象力的伟大企业。质疑汉能,许多人是质疑汉能财务的真实性、公开性和股价的合理性。对于汉能,财务专家表示因为看不清所以看不明,法律专家感慨反正找不到汉能违法的证据,投资专家只能高山仰止、望而却步。人们的思维习惯是,想不明白一件事的第一反应难免是质疑。老红始终以为,对汉能想不明白是因为没找到正确的角度:不要把汉能看成一个生产类企业,而要看成一个已有巨大生产规模的创新投资型公司。假若汉能的薄膜光伏成功,李河君所说未来三年移动能源潜在市场空间8万亿元变为现实,中国BIPV潜在市场空间1.6万亿元也变为现实的话,它的股价为什么不能更有想象力?当然,假若汉能的薄膜光伏不成功,它的股价将不值一文。
问题是:一方面中国人可以接受一个只生产智能手机的苹果的市值达到7000亿美金,可以接受创立才16年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接近创立50年的沃尔玛2000多亿美元的市值,却总要质疑一个可能带来新能源无限想象空间的企业3000亿港币市值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汉能你也是的,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在财务制度如此完善的今天,能不能让公司的财务、经营情况更加透明清晰,更加方便质疑者分析。因为李河君总在喊金安桥水电站是印钞机,就会有人专门关注汉能的运营资金不足问题;因为李河君喊出了去年股价涨5倍今年还要涨5倍,就会有人认真推算凭什么。
其三,中国光伏业就没有了一个李河君。质疑汉能,许多人是因为质疑李河君,不喜欢他的时而口无遮拦,什么“灭了英利”、什么“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晶硅光伏电池”等等。冷静地想,说这话的原因和结果也是明摆着的:如果承认汉能是一家创新投资型公司,李河君的张扬是和这个公司的性质是相吻合的;如果一定要在中国的产业文化环境下讨论,李河君的张扬与大多数国人崇尚的内敛自然是极不吻合的。但这一切,既不妨碍李河君坚持八年建成金安桥水电站、日进斗金的成功过去,也难改变他能够和敢于继续烧钱于还不能确定薄膜光伏会否最终成功的残酷现实。李河君的内心压力可想而知。自信是一个投资家应有的个性,是汉能需要的个性,更是今天中国需要的个性。
问题是:一方面国人今天在极力推崇乔布斯的时候,几乎忘了他在获得最大成功之前也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甚至被资本抛弃的人物。难道宁肯崇拜一个万里之外更加个性的企业家,却容不下一个身边勇于冒险的企业家的思维一定要成为国人的定式思维?另一方面质疑李河君或是因为薄膜光伏还没有最终成功。在鼓励创新的时代,以成功与否论英雄是国人值得批判的思维。埃隆.马斯克的SpaceX火箭和特斯拉电动汽车还都难言最终成功,但是美国人尊重他,因为他们崇尚冒险者、创新者。“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能够环球飞行,两个发起人中的一个就是冒险家,也在中国受到热烈地欢迎。当国人羡慕成熟国家的创业环境时,何不想想恰恰因为中国社会缺少一种气度,所以难有理想的创业环境。
想到这儿,老红再也想不下去了,如果没有了汉能,中国光伏该是多么冷清。汉能,你必须做好。
当前,国家正在鼓励建立良性创新、创业环境。可惜汉能一事,让人们看到我们的意识一边在呼唤这一环境,一边却在破坏这一环境。给光伏产业一个鼓励竞争、允许独树一帜的新环境,已经成为每一个光伏人、新闻人的社会责任。
做好这一点,汉能、社会舆论两方面的努力都很重要。
首先,汉能应当高度重视“信任危机”。李河君曾说过“商场其实没有什么诀窍,二十多年下来摸爬滚打,就一个字,‘信’,别人信你,什么都好办,别人不信你,什么都难办”。大多数社会舆论的背后是关心和关注,也是难得的监督,汉能应当珍惜这些舆论、重视这些舆论,用两方面的努力去化解不利的舆论。一是让汉能的资产经营状况更加透明;二是让汉能的发展更加稳健。特别是对于后者,老红一直想对汉能说: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的发展故事,发展过快、舆论中心的企业的结果常常是期望的反面,这几乎成为一种宿命。
其次,要发展地看汉能。老红过去曾是汉能的铁杆反对派,它缘于2011年中期的一篇《汉能千亿光伏秀》,“八个基地、近1500亿元投资,汉能控股以30多亿元的资产撬动了一个巨大的杠杆”,让老红既觉得这个公司很不靠谱,又会联想到许多不法企业套取政府资源的卑劣做法。直到老红要写《李河君总惹谁了》、把质疑变成公开文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立论可能感情因素多于理性因素,于是重新审视汉能。一个事实是,如果2011年时《汉能千亿光伏秀》所说的“千亿市值财富梦”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的话,汉能在2014年底就已实现,在2015年初竟然达到了3000亿。发展的看,汉能还有可能创造出人们今天不敢想象的成绩。
在这次对汉能的一片质疑中,老红却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当业内成功人士和舆论都在对汉能充满怀疑眼光的时候,光伏微信交流平台上的年轻人却在对汉能尊敬有加、推崇备至,且绝不仅仅是因为汉能薪水高。反差之大,令老红惊诧也不禁要想:他们代表多大比例的业内人士?他们是否预示着中国创新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