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主动在做质量 而非被迫
“目前光伏电站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是国内很多EPC承包商面临的问题。对中盛而言,无论在什么地区提供电站解决方案,我们始终坚守德国标准。在中国初设项目团队的时候,德国的资深工程师就来中国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并且保持定期每月的技术与质量交流活动。”
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下达让业界看到了光伏建设日渐向好,但投资建设大热的背后却也不免因市场冗杂而衍生诸多问题。《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的通知》日前下达,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将会加强。如何权衡质量监管与降低成本之间的关系,想必是很多光伏承包商所头疼的话题。
对于中盛而言,一直倡导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的理念,并通过一系列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持续的服务创新来实现行业领先的光伏电站的能效比率(Performance Ratio),以及行业最优的光伏电站度电成本(LCOE)。Mike坦言,这些才是中盛的研发及电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而非提高单片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我们一直注重如何降低电站成本,但是在以一种创新的概念在降,而不是偷工减料的方式。”Mike向OFweek向太阳能光伏网编辑说道。
中盛较早“走出去”背倚德国等国家的光伏技术大本营,有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在欧洲市场得到良好销售的中盛必须是技术与质量过硬的。在软件系统设计优化成本,而在硬件设备上保持不变,无论是从价格抑或技术中盛已然胸有成竹。
双反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应对的策略
“我们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并不是很大,很容易在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消化我们的组件销量,所以双反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2014年,世界各国对华“双反”风波愈演愈烈--美国“二次双反”、加拿大“双反”、印度与澳大利亚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了连番的围追堵截。高额的反补贴与反倾销税率对中国光伏的出口造成了巨大影响。
2015年3月,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在一份公开文件中列出了三家制造商的违规行为,包含使用不符合协议的OEM(代工)方式、向客户提供额外利益、违反进口量规定等,中盛因其EPC模式的特殊性不幸名列其中。
对此,Mike对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表示,“双反”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坏事情——短期内可能会对组件业务造成一些影响,从长远来说,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企业才是行业的翘楚。2015年中盛将“回归”提上日程后,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必然会使其国内业务获得更大的发展。而通过“双反”风波,中盛将更多的人力与财力集中在其优势的下游业务之上。在各国双反的连番打击之下,中盛的泰然处之或许正应了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外,对于时下热门的“一带一路”与中企“走出去”话题,Mike借用中巴经济走廊话题举例道,诸多新兴市场如巴基斯坦等由于对光伏生产技术的涉足未深,在光伏建设上会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尤其会选择来自德国的咨询公司。而这对已经在欧洲市场享有盛誉的中盛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
2015年的中国光伏被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在如中盛这样的“海归派”加入之后,必将为行业带来健康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