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雾霾治理的背景下,基本上可以预期,煤炭野蛮生长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出路首先在于改善自身经营状况,剪除落后过剩产能,提高整体运营效率。煤炭行业寻求变革的另一个突破点在于煤炭清洁化利用,通过煤炭清洁化利用,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缓解煤炭产业和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减轻雾霾治理而导致的煤炭替代压力。
作为“新”能源的清洁能源发展似乎前景一片光明,但困难也很多。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源禀赋;二是煤炭的低价优势。因此,清洁能源发展需要面对替代能源的来源和高成本的问题。
政府承诺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为15%。完成这个比例实际上给煤炭的替代能源也做了限定,风电和太阳能显然需要进一步鼓励,特别是分布式发展。统计表明,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8台,加上目前已投运机组,总计装机容量约4800万千瓦。考虑到核电建设工期至少需要5-6年,即使2015年前有新的机组开工,乐观估计到2020年核电投产装机5800万千瓦,占2020年一次能源也不过3%左右。水电也由于较长工期的限制,到2020年大致只能达到3.5亿千瓦左右。生物质和地热等量级相对较小。要满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要求,风电和太阳能需要大规模发展,大致为风电2亿千瓦,太阳能1亿千瓦。因此,可以预见近期风电和太阳能还会得到政府从政策和规划上的大力支持。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风电和太阳能的成本不断下降,但要实现平价上网依然存在距离,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成本以及配套储能成本。如今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价格正在下降,清洁能源的成本劣势更加明显,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补贴需要更加有力。
分布式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模式。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基地基本上集中在西北、蒙东地区,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太阳能需要建设电力外送通道。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大规模并网发展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分布式模式可以解决资源与负荷在地理上逆向分布的问题,而且对电网的冲击比较小。
战略上看问题,推动煤炭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短期靠政策,通过更高的环境标准和约束指标,以及能源价格改革和补贴,迫使煤炭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解决成本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为创新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提供资金支持、保护创新权益,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推广等。
(作者系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