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阳能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在2014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策风暴。与金融风暴造成大批公司亏损倒闭的状况不同,这波政策风暴改变的是国家与公司的策略和布局。同时,随着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储能系统、智慧电网逐渐为人所重视,酝酿多年的电动车产业也正式进入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
2014年──新能源,新政策,新发展
一、贸易战
论及 2014 年最重大的新能源事件,以中国、美国、欧洲为主战场的国际贸易战,对全球太阳能产业版图的影响不言可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地,也是目前最大的市场,虽曾与美、欧达成相关协议,但贸易纷争卷土重来,造成太阳能产业从供应链到市场布局都产生了空前的变化。
以中美双反来说,中国与美国曾于 2012 年就产品倾销与补贴问题达成关税协议,后因德商 SolarWorld 控诉中国厂商透过第三地(主要为台湾)进口电池等产品来逃避关税,因而发起第二波双反,并将台湾列为反倾销被告。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台厂有反倾销事实,因此对台厂课征了 20.86~27.59% 的高额税率,对中国厂商也课以 26.33%~165.4% 的反倾销税率与 18.56%~35.21% 的反补贴税。
由于中国与美国是台湾最大的出海口,新双反的高额税率对台厂造成极大压力,不仅使台厂第三季的营收普遍退步,也逼使台厂必须加速海外布局。中国受惠于内需市场,受双反冲击不如台厂强烈,但国内无法吸收产能,仍须寻求海外市场。
全球贸易战
延烧全球的贸易战争,对太阳能产业各个层面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所面临的贸易压力不止来自美国。由 SolarWorld 领军的欧洲 EU ProSun 同样对中国发起新一波贸易制裁,要求欧盟贸易委员会调查中国违反先前“限价限量”的违法行为,亦即“反规避”调查。目前此调查仍在进行中,受指控的对象也从中国扩大到周围的日本、台湾、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厂商。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对相关地区的产业以及市场带来莫大影响。
二、减碳协议
全球气候变迁愈剧,但接续京都议定书的新气候协议至今难产,各国仅能持续协商,并寻求可行的解方。技术愈精的再生能源发电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方法之一,因此,许多国家都藉著推广再生能源来缓和碳排放量。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藉 APEC 举行的欧习会上,两国达成减碳协议,美国将于 2025 年前降低碳排放量为 2005 年时的 26~28%,中国则承诺继续发展零碳排能源,并于 2030 年之前达成同样的减碳幅度。
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寻求替代能源除可降低碳排,也有助改善空气品质。除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之外,中国近年来也致力于推行零碳排的电动车。由于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正式的减碳协议与新能源政策,皆表示中国正在大开新能源市场之门。
三、各国补贴大幅变动、日本停止太阳能并网
国家补贴和上网电价趸购(feed-in tariff,FiT)政策与新能源发展密不可分。以德国、意大利等国为例,产业发展与补贴亦步亦趋;当补贴减少时,产业也会跟着衰退。因此,透过政策即可看出产业变化的端倪。
部分欧美国家于 2008 年前后开始投入再生能源补贴,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近年来,市场从欧洲转到亚洲,日本是最投入的国家之一。自 2011 年福岛核灾后,日本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一方面降低对核电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为灾害断电做准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政府对再生能源的推行也不遗余力。
虽然有越来越多国家投入补贴,但也有许多国家在逐步删减,包含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皆已公布 2015 年的补助删减计划。以太阳能为首的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脚步,近年内预期将趋缓。
于此同时,日本公告停止大型太阳能电站并网申请,也将影响太阳能产业的走势。日本市场具一定指标性,透过所推出的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可看出未来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由日本经验来看,太阳能等再生能源除了需转而重视基本需求和服务之外,亦须开始开发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