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特急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
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从11个方面对光伏电站作了规范,并要求项目单位进行设备采购招标时采用获得认证且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产品。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确实有部分光伏电站项目存在质量问题。而这些电站项目也通过了相关的验收,那么问题可能就是出在验收标准不够完善上。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对媒体表示,目前光伏行业内的标准建设归口比较复杂,而现有的很多标准都是照搬传统能源的标准,有一些并不适用于当前光伏行业现状。
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一份报告,全国已调查的425座太阳能电站中,30%建成3年以上电站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电站运营寿命是25年,后续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国电光伏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协祥在日前举办的2014中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研讨会上表示。"早期的时候出来交流讲质量几乎只有我一个人,印象很深刻。"国电光伏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协祥在谈光伏质量时这样讲道,"现在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讲质量,这是我看到的巨大的进步。"
现有标准不完善
今年2月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光伏产品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强制检测认证。"但这仅仅针对产品层面,对于电站综合品质,特别是针对长期可靠度和发电量的保证,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和准入门槛。"业内专家说。
现在,"光伏讲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发电量最为重要。对于一个电站,一个投资商来说,更看重发电量。"在李俊峰看来,"从现有制造水平来看,一个电站的电池板的效率不应该是参差不齐的,同样是多晶硅有的转换率能达到18%,有的则是16%。同样是供应一个电站电池板的转换率应该是一致的,不能一个电站有七八样东西,板子竟然还不一样"。
"虽然整个行业已经制定了很多标准,但是最终电站建成以后,如何对电站质量进行评价,现在目前没有一个很完善的标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光伏质量检测中心邹新京邹新京博士坦言。
孟宪淦表示,"光伏电站质量必须有认证体系,在参照国际管理体系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定。光伏电站质量的标准、认证、监管、运行、维护是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来落实政策,因此,国家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工作。"
劣币逐良币现象会让刚刚起步的行业遭受打击,大规模资本也止步于光伏电站市场。所以对于电站品质,"我们也呼吁出台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建设优质电站,保障电站投资人利益,保障电网收电积极性,保障行业有序发展。"
性能评估提上日程
随着我国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每年将有超过10GW的光伏电站安装量,有千亿元规模的投资,如果将来出现大范围质量问题,将导致行业出现"灾难性"的局面。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以降低成本来寻求价格竞争优势的案例不断胜出,随之而来的,组件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热斑、隐裂和功率衰减等质量问题屡见不鲜。
更严重的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组件质量问题有可能频发,最终对光伏产业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光伏电站能否长期稳定运行、能否达到使用年限,都对电站项目内部收益率和投资收益净现值的影响明显。
"最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建成的电站里有1/3左右的质量是不合格的。还有一部分电池按原规定25年会衰减到一定水平,但现在只过了三年就已经衰减到了25年的衰减水平,有的甚至当年就衰减了30%。"李俊峰表示,光伏产业已经走过了"青春期",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电源形式。"电站建设不能一味的追求造价低,质量是电站的生命,在八到十年收回投资成本后,未来电站的寿命有多长,收益就会有多大。"在李俊峰看来,目前的招投标方式也不尽科学。"目前大多数招标只是看谁的价格低,价格低了中标希望就大。而为了压低价格,装备的生产成本也一再降低,这就使产品质量会出现参差不齐。"
光伏电站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现象多数出现在部分项目投资企业只是拿到项目后迅速建好,但并不打算长期持有,而是转卖给其它公司的模式上,因此建设过程中企业自我要求的标准并不高。光伏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在25~30年持续稳定的提供零成本的清洁能源,因此这种低标准项目的情况显然有悖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初衷。
另外,光伏电站的规模和数量是逐年增加,电站逐渐向商业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光伏质量检测中心邹新京博士认为,光伏电站的商业化就需要完备、可靠的电站质量评估作为依据和支撑。最终目的就是保证电站的质量,提高电站的发电量。为解决当前电站的困局,《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应运而生。邹新京说,"我们这个标准现在已经申报了认监委一个技术规范,将来也要申请青海的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
标准应与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如何统一光伏电站的检测标准依然是业内认识关注的焦点。
在2014中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研讨会上,有企业人士表示,目前,应该制定相关的标准,并把握好市场主体定位,同时,应逐步将检测标准同国际接轨。
"从标准来说,到今天,统一光伏电站检测标准依然还有一些问题要去解决,恐怕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百花齐放'。即使是同一种发电技术在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同一批的产品的发电效率也不能够完全一样。应该形成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围绕这些指标,大家就可以衡量电站的好坏了。"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检测主体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无论是中科院电工所还是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包括一些制造企业本身,从软件、硬件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些检测能力,但是跟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我们是否能够达到国际水平,是否能跟国际接轨,这是目前我们在检测领域存在的问题。"该企业人士说。
对此,专家建议,光伏产业要走出去,产品的标准也应该跟国际接轨。"能够跟TUV及其他一些机构互认。让我们对电站的评价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从而也能够得到国际买家的认可。"光伏行业已经发展到当前的水平,在检测行业里我国应有自己的品牌。"应该形成一个'国家队',经过这样的机构认证的电站是真正能在市场当中经得起考验的。同时,作为投资者去投资电站,他们买回来的东西是应物有所值,这就需要有一个真正的值得信赖的检测认证品牌出现,才能真正的使得我国的光伏行业能够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