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平淡无奇的上半年,2014下半年国家针对光伏发电的政策集体爆发,其中,最大的焦点即是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扶持。在政策的推动下,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一时成为业内热捧宠儿,上 马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发电收益与发电量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建设一个质量稳定发电效率高的分布式电站也成了需要研究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我们就来关 注一下在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前,中,后期,容易令人忽略的细节。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优化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选址
1.地址条件
需要考虑项目当地的环境条件有:泥石流、山洪、沙尘暴、地震多发地、平整程度、输送条件、积雪、雷电、盐害、水源
在充分评估项目场址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历年降水及山洪发生情况后,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性地建设防洪抗灾工程
2.辐射资源
根据全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可将中国划分为4个太阳能资源带:
1)太阳能资源丰富带: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6,700MJ/m2以上,相当于1,861kWh/m2以上。这一地区主要为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
2)太阳能资源较富带: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5,400~6,700MJ/m2,相当于1,500~1,861kWh/m2。这一地区主要包括青海东部、西藏东部、新疆南部、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云南西部等地。
3)太阳能资源一般带: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4,200~5,400MJ/m2,相当于1,167~1,500kWh/m2。这一地区主要包括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东南部、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云南东部、海南、台湾等地区。
4)太阳能资源贫乏带: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小于4,200MJ/m2,即小于1,167kWh/m2。这类地区位于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