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资料, 2013年以来,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显著扩大,为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但部分地区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专案管理不规范、标准和品质管制薄弱的问题也很突出。
中国西部组件品质问题频发
高衰减率组件等频发的品质问题正在中国西部光伏电站蔓延。协力厂商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表示,“在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
根据检测,新疆某8MW光伏电站,3178块光伏组件中红外成像抽检2856块,其中19%存在虚焊热斑效应;青海某50MW光伏电站发现29%光伏组件出现明显蠕虫纹隐裂,甘肃某10MW光伏电站,抽检发现高达58%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
业内分析表示,通常而言,组件的光电转化率年均衰减应该控制在0.8%以内,然而前述光伏组件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
以组件产业链中关键材料之一背板为例,杜邦一项研究全球60余个光伏电站的大型光伏组件可靠性调研专案报告显示,光伏背板户外常见失效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开裂、外观变黄、风沙磨损、热斑熔化开裂燃烧、老化加速组件功率衰减。
制造市场主流背板外层保护材料的企业杜邦认为,背板的失效将使组件内部的封装材料和电池直接曝露在户外环境中,而中国地缘辽阔,气候和环境差异明显,大多数大型光伏电站都建设在环境较为严苛的西北部地区。不合格的产品会在恶劣环境中产生封装材料水解、电池和焊带腐蚀以及脱层等问题,迅速降低组件功率输出和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导致组件绝缘失效引发火灾和伤亡事故。
组件品质严重影响投资收益
光伏发电是相对成熟的技术,拥有可预测的能源产出和稳定的现金流,被国内的一些发电集团称为晒著太阳的现金奶牛。在国外,光伏电站证券化之后,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金融产品,被众多基金持有。
对于生命周期达到25年的光伏电站而言,组件品质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银行和投资者对光伏电站有顾虑的重要原因,仍然在于电站的品质,而这一点却并没有引起电站开发商的足够重视。
分析人员表示,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光伏电站中,具备投资安全边际的潜在可收购对象非常少,除了政策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外,投资方最大的担忧是对这些光伏电站的品质缺乏足够的信心。
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未经实绩验证的材料,得不偿失。分析师表示,使用未经实绩验证的背板材料,每瓦成本或许能节省0.01元到0.12元,但这仅相当于光伏组件1-29天的发电量。但品质问题直接带来的后果则可能会导致电站寿命缩短 、电力输出大幅衰减率;同时也可能导致电站的内部收益率从预期的11%左右降低跌至5%以下。
某投资建设青海20MW光伏电站的组件厂商的技术总监表示,从背板方面可以明显看到品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杜邦™邦特能® PVF 薄膜的背板TPx与大多数未经验证背板的成本差异约1-4元,为了补偿这部分成本的上升,大致只需要每块组件多发1-4天的电。
对电站开发商或投资者来说,组件采用经长期户外实绩验证的材料,其使用年限可达25年;而采用未经长期户外实绩验证材料的组件,其使用年限可能只有10年且功率衰减快,两种投资收益净现值差可能会达到3.28元/瓦。
业内专家建议,“组件购买者(系统商和投资者)必须深刻了解组件的材料清单,并选择优质材料,才能降低风险,确保更高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