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沼泽,而今已被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所覆盖。这个“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大型光伏电站是由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渔光互补电站示范基地。正在那里管理渔场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个发电厂后,附近的农民不仅得到了发电带来的红利,而且渔业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类似这样的光伏发电基地在合肥还有很多。
光伏入户: 居民分享10%发电收益
合肥市肥东县大庄村大庄组村民李和一见记者就指着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说,虽然自家屋顶上就那么几排,可一年分享的发电收入也可解决家庭日常费用开支,特别是对于那些家里青壮年少的家庭更是一笔难得的收入。
在中国,未来光伏应用最广阔的地区有两大领域,一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建设地面电站;二是中国广大农村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特别是后者专家称将是光伏企业的必争之地。
“光伏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样也是一种产品,要真正发展上量就必须走进家庭,让千家万户自觉购买使用。目前光伏发电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广大老百姓还不了解,所以光伏下乡前期的推动和试点工作,就必须由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完成。”通威集团副总裁、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柱分析说。
“光伏下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老百姓认为这又是企业在“忽悠”着卖产品,持一种怀疑和观望态度。有老百姓甚至提出“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会不会破坏屋顶?会不会影响美观?会不会破坏风水”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业务人员则利用算账的方法计算投入和收益,逐渐消除大家的疑问。
与此同时,通威太阳能选择合肥市肥东县大庄村大庄组作为光伏示范点,农户提供屋顶同时分享10%的发电收益,每户安装成2.5千瓦的家庭式光伏电站。
为探索光伏下乡扶贫工程,由合肥市阳光电源(17.920, -0.48, -2.61%)、中南光电两家光伏龙头企业赞助并设计安装,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村选择了5户农民家庭开展先行试点,每户建设规模为2.5KW小型家庭光伏电站,于2013年7月1日建成并网。
合肥市首批100户“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家庭电站自2013年10月份开始建设,到今年2月底实现全部并网。截至4月底,累计发电量90050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73331千瓦时。
竞争激烈:企业依然面临挑战
北京京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京东方集团(6.32, -0.05, -0.78%)全资子公司,技术工程师张喜成面对合肥近郊一自然村规格不一的住房发愁,如果要在这样的民房装上成批的太阳能电池板可真不是件容易事。总经理伍闵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真的进入农村市场光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是很多的。在这种变革创新的路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里主要有两大点:
一是屋顶基础条件参差不齐,设计、安装难度增加。扶贫户的住家条件自然是比较差的,但光伏电站对屋顶的承重、面积、朝向、遮挡、角度等方面都是有比较科学的要求。一期项目复勘工作我们就花了整整一周时间,针对现有条件,最终输出近五种不同设计、安装方案。
二是施工周期漫长。除安装难度增加因素外,在不影响贫困户日常务农的前提下,我们从事先了解贫困户的务农“日程”安排、扶贫办/村委会/亲属代表现场监工等方面保证施工进度。
伍闵安说,很多困难是企业解决不了的,必须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京东方能源科技公司在施工合肥市光伏扶贫一期项目,包括目前正在实施中的二期项目,都得到了所在乡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尽管“光伏下乡”刚刚起步,但一些不良企业已经开始钻政策空子,在农村市场进行“行骗”了。一些企业不按国家政策宣传,一方面把光伏投资收益吹得天花乱坠,吸引老百姓;另一方面,提供一些价格低、质量要求不高的残次品给农户。
“这些做法势必会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光伏农村市场带来伤害,老百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伤害,必然会对整个光伏发电产业失去信心。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政府和所有企业推动光伏下乡工作。”胡荣柱表示出了担忧。
记者采访合肥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处长韩东时了解到,目前合肥市经信委正和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手制定光伏下乡的相关标准,以便于光伏下乡尽快在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