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天津夏季达沃斯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产业的下游——电站建设存在过热的现象,可能将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甚至传导至产业链的上游,导致光伏组件生产过热。
此前,8月28日,刚刚成立的中民投宣布,计划在宁夏投资建设3-5GW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00-500亿人民币。中民投全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由巨人集团、泛海集团、亿达集团等59家民企发起、500亿元注册资金、3000亿授信、首家由国务院批复的“中字头”民营大型投资公司。
对此,高纪凡认为,光伏产业在经过三年的洗牌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光伏第一大市场,且呈现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态势。在这个情况下,有一些资本进入光伏行业,“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认为,中民投所投资的下游电站(解决方案)领域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每年国家对于光伏电站都有一个限额,去年是10GW,今年是14GW。由于大量的资本进来以后,每家公司的目标都定得比较乐观,如果把这些公司今年的目标加起来,可能会远远超过14GW。
高纪凡认为,由于国家整体目标的限制,这些企业的指标最后不一定能完成,可能会由此产生一些过多甚至恶性的资源竞争,从而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此外,由于下游电站建设的过热,必然要做供应链的计划,上游的制造板块也因此有了一个虚的目标,为此而扩大产能,当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光伏生产再次出现过剩的状况。
对于天合光能自身的运营情况,高纪凡则对2014年全年实现扭亏非常有信心。8月26日公布的二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030.4万美元,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此外,太阳能组件出货量943.3兆瓦,较上季度558.0兆瓦激增69.1%。
谈到欧洲和美国对于中国光伏组件的“双反”,高纪凡强调,企业不应因此而放弃掉中国曾经占据50%市场份额的欧美市场,“不能简单地把它丢掉”,现在并不是把运营重心完全转移至国内市场的时候。
他认为,一方面,美国的“双反”还没有终裁,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继续积极应对与斡旋;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应该积极地“走出”,在欧美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从而规避“双反”的影响。
高纪凡称,天合光能制订了一系列的“走出去”的计划,正在布局全球的制造业走出去的战略方案,包括欧洲、美洲以及亚太地区,但他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项目。“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有30%以上的产能布局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