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地方创新光伏发展方式,并明确鼓励利用既有电网设施按多能互补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业内人士认为,清洁能源“互补”方式有助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瓶颈,缓解“弃光”问题。
企业期待更多新增装机指标
龙羊峡“水光互补”创新模式,已通过有关专家组的验收,5个月的实际运营也取得了成效。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21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25%。业内专家认为,在青藏高原建设大规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的实施,为青藏高原实现更大范围的“水光互补”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副总经理杨存龙认为,“水光互补”模式在拥有辽阔未利用土地、光照和水利资源都丰富的青海等西部地区具备推广价值。黄河公司将继续通过“水光互补”协调控制实践,探索更加合理可行的“水光互补”实际控制运行方式,收集积累运行历史数据,为后续大规模“水光互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为青藏高原实现更大范围的“水光互补”进行技术探索,为电网输送优质光伏电能提供广阔前景。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水光互补”项目的推广还有赖于国家对光伏政策的调整和支持力度。相较于大多数光伏电站,虽然“水光互补”项目更为经济,但离开政策补贴企业仍然无法获利。业内专家认为,光伏创新项目能够为当下处于瓶颈期的光伏行业发展带来活力,但该行业发展的根本仍然在该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杨存龙告诉记者,从龙羊峡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出发,共计可以匹配8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因此黄河公司后续还希望再建设两座32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实现“水光互补”的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青海省今年仅获得50万千瓦新建光伏电站指标,而在青海从事光伏电站开发的单位有50家左右。黄河公司一期项目就需要32万千瓦指标,目前看来完成计划将困难重重。
杨存龙表示,企业希望能够追加新建装机指标,但国家有全盘的考量,龙羊峡“水光互补”后续项目能否顺利并网,将取决于国家根据光伏行业发展情况是否会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