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引入外商投资的租赁公司正在成为现在国内光伏企业谈得比较多的新兴融资结构,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CFO周天白介绍,外商投资的租赁公司可以引入超过90%的外债,进一步打通国际低成本融资渠道,按照7.2%的总体融资利率测算,有机会提升股本回报率至24.8%。
保险、社保、海外资金等“活水”尚待引入 20世纪末许多中国的收费公路按照结构性融资的模式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对太阳能电站也可以同样利用。举例来说,可以把融资分成两块,一块30%左右给银行,为3-5年的期限,实施优先偿还,利率比较低。另外一块70%可以给保险基金,投资期限长,也能够承受比较低的利率,组合起来,可以令融资成本降低。 “如1亿美金的项目有85%的贷款比例,切开两块,一个是优先债,评级高,第一层利息5.1%;第二块是次级债,利息假设为8.1%,总体融资成本能够降低到6.35%,比起国内要低很多。如果再提升杠杆,回报率可以从15.2%提高到23.5%。”周天白认为通过这些结构性的融资构架可以使得太阳能电站融资方式优化,降低融资成本。 “当前电站资产证券化是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其实太阳能电站是非常适合做项目融资的类型。”代存峰提出,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对贷款本息形成覆盖,以考察项目取代考察贷款是
光伏融资的方向趋势,我们期待保险资金、社保资金、海外资金可以找出合适方法进驻光伏行业。 阿特斯总裁瞿晓铧表示,高质量电站资产证券化不稀奇,但前提是能够形成高质量、稳定收益的资产包,在投资人心中形成信任,不能操之过急。“只要你建的质量好,电站完全可以单独上市,债券也可以做交易。” 但当前的现实是,国内的优质电站资产并不多,并且缺少合作的商业参考模式。业内预计,分布式真正在中国发展起来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未来几年内金融方面的优化将成为优秀光伏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力量。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