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荒漠,很多人都会将其与荒芜人烟,不毛之地等词汇联系到一起,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蛮荒之地恰恰是太阳能资源富集之地。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7%,且呈现蔓延之势。作为典型的边际土地,荒漠难以为人类产生经济价值,如果能将这些土地1%的面积加以利用,就可以建设光伏电站1000GW。按年均可利用峰值太阳光照时长1600h计算,年可发电约1.5万亿kWh。占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9%。荒漠光伏电站在产生发电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和土地能效提升价值。
由中兴能源有限公司承建的内蒙古阿拉善30MWp光伏电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荒漠光伏电站。该电站场址位于我国著名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南北向脊柱构造的北段,地表多为沙丘和沙垅,地势起伏较大,且地质条件变化多端,作为光伏电站建设场址,场地条件极为复杂。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在看过这片场地后将之评价为内蒙古自治区场地条件最恶劣的光伏电站场址。
相比于在其他土地上建设光伏电站,荒漠地面电站不仅地形复杂,土建难度高,而且由于项目地点一般位于西北偏远地区,在电网消纳、物流配送、严寒施工、沙尘侵袭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兴能源副总裁盛建安介绍,阿拉善地处蒙西电网末梢,常规电力供应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光照资源极为丰富,在这里建设光伏电站,所发电力可就地消纳,解决当地电力供应问题,同时又避免了电力远距离传输带来的电网投资与电力损耗。据统计,到“十二五”末阿拉善盟电力平衡缺口达1432MW。
在电站建设过程中,中兴能源遇到了荒漠光伏电站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
由于地形起伏不定,几乎所有地块都需要平整,土建施工量远超一般项目。在设计建设的合理性与土地平整的经济性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形对阵列排布进行分类设计,通过适当拉大阵列间距和找平土地高差等方式减少阵列间的遮挡,同时尽可能减少土建工程量,制定最佳的设计施工方案。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桩基施工过程初期,由于沙土流动性较大,打孔时塌孔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及时优化调整打孔方案,在短时间内将打孔速度从每天十几个提高至每天一千多个。项目工期紧张、施工难度也颇大。9月到12月的施工后期,正值阿拉善冬季严寒期,极端低温、暴雪、间歇性的沙尘暴,都给工程进度与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项目建设初期,无论是设计院还是内蒙古电科院,都认为无法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30MWp的并网投运,但中兴能源秉承专业化与高质量的光伏电站建设理念,通过数字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合理调配人员物资,对项目设备采购、物流运输进行高效管理,仅历时108天就全部完成30MWp的电站并网投运工程,这样的工程进度在同期开工的光伏电站项目中极为罕见。
盛建安介绍,中兴光伏在腾格里等地区探索将光伏电站与防风固沙的结合。在光伏发电的同时,通过结合滴灌等技术,在光伏电池板下方种植苜蓿等经济作物,实现荒漠土地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新一届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给与了全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提升对荒漠等边际土地大规模综合利用,实现边际土地效益升值,在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做贡献的同时,也使广袤的荒漠焕发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