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基础工业薄弱突围需国家强力支撑
多位专家指出,光伏装备中的等离子刻蚀机、制绒机、丝网印刷机所用到的工艺和技术与半导体装备相通性很高。这类产品,与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息息相关,是材料、机电、精密加工等多项先进技术的集成,而我国这几类设备依赖进口。
王世江介绍,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德国SCHMID公司等都是半导体装备产业的巨头,光伏装备作为这些公司的一个分支产品,有其在半导体装备方面技术储备、研发团队的支撑。仅依靠我国光伏装备企业的单打独斗,难于与海外竞争对手抗衡。
周浪认为,“光伏产业是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解决手段,是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差距的一次机遇。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光伏产业很有可能因装备研发技不如人,沦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制造工厂’,无力向产业金字塔顶端攀升。”
专家与业内人士建议,我国作为光伏第一大国,应当充分发挥光伏装备产业贴近市场需求的有利条件,从三个方面入手补齐短板。
一是将发展光伏装备产业上升为国家意志,整合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周浪说,国家可在“973”和“863”等科研项目计划中给予光伏装备产业更多的科研投入,或采取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类似的做法。我国天津、陕西以及军工行业在光伏产业的设备制造、科研攻关等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各自为战,缺乏合力。
二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光伏设备研发制造。王世江说,近年来的光伏投资热潮中,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地方政府,都带有“浮躁情绪”,热衷于短平快的“进口装备组建光伏生产线”,全国数百个光伏产业园,没有一个专门从事光伏装备制造。“光伏装备产业需要潜下心来进行技术研发,风险高、见效慢,国家应拿出政策与补贴,对相关企业进行引导、支撑。
三是引导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我国光伏装备企业走出去收购海外光伏装备技术、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汉能控股集团已陆续收购了美国Miasole、德国Solibro等两家薄膜光伏电池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李河君介绍,这一两年内是全球光伏业的低迷期,也是抄底欧美光伏装备制造企业的难得机遇。“目前,国内金融部门对光伏是一刀切式的信贷紧缩,应当区别对待,对国内光伏装备企业的海外并购加大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