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曾经被视为欧洲小镇的风景线,如今在中国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很多企业已经着手对稀缺的屋顶资源“跑马圈地”,从上海到新疆,从工业厂房、大卖场到居民楼,“淘金者们”甚至坐在屏幕前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逐个城市排查,不放走任何一个希望。
而分布式恰恰是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理念的关键,即改变过去能源供给集中生产、集中长距离输送、分散使用的状况,从而根据太阳能和风能的特点,实现每个建筑、每片适宜的土地都分散生产、就地使用。里夫金由此引申指出,这种分布式能源带来的经济民主、社会扁平化管理的影响是很多方面的。
“发展分布式电源主要还是光伏,有人甚至预测到本世纪末,光伏发电将会占到整个发电量的60%,所以光伏前景是非常明朗的。”孟宪淦预测道。
而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看来,光伏产业不仅仅只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更是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一个重要基础,“中国有着发展光伏的天然优势”。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市场。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的潜在直接规模约达到10万亿元,相当于我国汽车工业的3至5倍,间接拉动经济增长规模可达30万亿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占全球一次能源利用总量的50%,现在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只有8.2G W ,可以想象这个市场有多广阔、潜力有多大。”在李河君的构想中,未来光伏就会像互联网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如今的汉能,确实也在这样做,已开始与房地产、家居、汽车等行业企业合作。
对于社会各界对太阳能的一些怀疑和质疑,李河君说,这些质疑无外乎转化率低、成本高、生产过程中耗能耗材多、波动性大等。实际上,上述问题正在迅速解决。现在,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已经达到10%至20%,是传统能源的十几倍,未来可以达到几十倍。
与此同时,硅片以及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据孟宪淦介绍,1976年中国刚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时候,组件每瓦的售价为400元,而现在的售价则为4元。从成本来看,作为主要原料的硅片价格从从每公斤400-500美元,下降到了14-15美元之间,2013年中国部分光伏制造企业组件成本已经到了每瓦2.85元。
根据N PD Solarbuzz研究报告,一线垂直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硅片厂商预计将于2014年将硅片平均生产成本再降6%,达到创纪录的0 .20美元/瓦。而自2008年以来,太阳能光伏硅片的生产成本(含硅料及硅片)每年下降16%以上。
“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预计在2020年左右,中国光伏发电就会实现平价上网,就不再靠国家的补贴,而直接进入市场机制的发展。”孟宪淦判断。
当然,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仍然存在着一些融资等障碍。首先,优质的可以用作分布式光伏安装的屋顶依然是稀缺资源,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商会担心屋顶拥有者在25年内的存续性;其次,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融资依然很困难;第三,目前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单一,采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各个利益方存在争议,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孟宪淦认为,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民间资本、证券债券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光伏相关政策,比如将来可以按度电收益来核算补贴,这样就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此外,可以引入商业保险(放心保)机制、市场机制来进行电站运行维护管理。
近日在“两会”上,民建中央也就此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提案》,建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使优质企业真正能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以市场的手段获取屋顶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监管,明确规定如在一定时限内不开工建设即收回屋顶,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能源局规定,“自备案之日起两年内未建成投产的,在年度指导规模中取消,并同时取消享受国家资金补贴的资格”。制定分布式光伏安装标准和从业资格认证,严厉打击以恶性竞争为手段圈屋顶、占资源的不良企业。
李河君在“两会”期间针对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也做了提案,他建议中央政府完善度电补贴政策,免除光伏发电企业的一切税收和行政事业收费,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加大补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