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惊成真
“虽然只是选择性的利率违约,但这一事件的开创性意义在于,它让市场认识到,公募债也是有风险的。”董登新表示。
近年来,信用债市场经历了一轮高速扩容,尤其是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发行,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与之相伴的,是各类信用债发行门槛的不断降低,这为风险爆发埋下了伏笔。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共发生了逾7起的信用风险事件。
不过,这些风险事件最终大多由政府等机构兜底,市场虚惊一场。
2012年1月,地杰通信偿债困难,最终由中关村担保提前代偿全部本息4414万元;2012年10月,康特荣宝偿债困难,首创担保代偿本息2053万元;2012年12月下旬,惠佳贝偿债困难,由深圳担保代偿本息708万元。
备受关注的“11海龙CP01”事件,在山东海龙兑付日进入倒计时之际,由神秘机构输入过渡资金,令其避免了成为债券违约第一单。此前短短一年内,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降至CCC级,其短融的债项评级也被降至C级,这也是“福禧事件”发生6年后,债市再现C级“垃圾债”。
“虽然此前多起风险事件均化险为夷,但并不是通过化解风险,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集聚风险,终会出现实质性违约事件。”董登新表示,违约事件的发生对于债市而言是重大机遇,不破不立。
“受此影响,市场将对债券进行重新定价,信用利差将扩大,也将影响机构投资者行为,避险情绪的增加利好高等级债券等安全资产。此后,各类违约事件可能陆续爆发,信用品种与无风险利率品种之间的信用利差会慢慢扩大,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实现。”董登新说。
关注过剩行业
在海通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姜超看来,“11超日债”违约后,市场应重点关注面临较高信用风险的公司债。“风险较大的包括连续亏损且无担保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5%且无担保的,还有过剩行业里面的民营企业。”
据其介绍,2012年与2013年前3季度均亏损的公司债共有23只。民营企业无担保的债券有“11超日债”、“12中富01”;民营企业有担保,但担保公司是民营企业的,包括“11南钢债”和“12圣农01”。这4家企业2013年年报也均预亏。
同时,无担保且债务负担较重的民营企业公司债有“11超日债”、“11庞大02”、“12中孚债”和“11中孚债”以及“12正邦债”。
“在煤炭、有色和钢铁等典型的产能过剩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公司债不多,无担保主要是‘12中孚债’(质押担保)、‘11中孚债’、‘12恒邦债’,‘12格林债’、‘11众合债’、‘12西资源’和‘13永泰债’。”姜超表示。
此外,华锐风电信用债也极可能会爆发兑付风险。目前来看,华锐风电连续两年巨额亏损已成定局(两年亏损预计达36亿元左右),且已经两次被下调主体信用及债项信用等级。
其于2011年11月27日发行“11华锐01”、“11华锐02”两个信用债,分别募集资金26亿元和2亿元。两个债项到期日期为2016年12月。虽然距离到期日期尚早,但该债券已然濒临退市边缘,或将在年报发布后停牌,然后由上交所决定是否暂停债券上市交易。
“‘11超日债’的违约,是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发生的,应关注相关领域的其他债券。”董登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