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美出口占比已从去年占总出口量的80%~90%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国内企业已经由过去的依赖欧美市场变为国内市场和新兴海外市场全面开花。也难怪业界有这样一种论调:“美国市场不就10%的份额吗?国内企业能不能硬气点,不要了行不行?看美国去哪买组件,看他们怎么建光伏电站?”
可国内的龙头企业似乎真的硬气不起来。记者发现,分列2013年全球十大组件供应商第1、2、5、6位的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昱辉阳光这四家国内企业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都不低。
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英利的美国出货量环比增长39%,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出货量占到总出货量的27%;天合光能去年第三季度的美国出货量也环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占其整体收入的19.2%;晶科能源在去年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北美为该公司前三大市场之一,份额为10%;昱辉阳光去年前3个季度的美国出货量从原来的占比4.4%提升到了30.9%。
在以上出口美国数据增长的背后,是这几家国内龙头营业收入的显著提高。不难看出,原来相对分散的美国市场已经被国内的龙头企业所瓜分。所以说,美国市场的重要程度绝非业界轻描淡写那般简单。
多元布局是出路
欧美市场占总出口量比重的大幅下降,证明了国内光伏企业在销售方面多元化布局的成功。
“‘双反’等贸易壁垒充满了不确定性。”王世江表示,“优化布局,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最有效手段。”而事实上,国内企业也一直在为之努力,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开辟亚太、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海外市场,捷报也接二连三地传来。
“欧美市场占总出口量比重的大幅下降,证明了国内光伏企业在销售方面多元化布局的成功。”张为表示,“但是多元化布局不仅仅指的是销售方面,而是要兼顾生产和销售。”
“阿特斯是个很好的例子。”王世江说。以阿特斯的加拿大光伏组件工厂为例,本土化生产不仅能有效避免“双反”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容易满足当地的“建设电站的本地化采购必须达到60%”的条件,方便进军下游应用市场。去年年底,阿特斯还得到了加拿大国家银行3500万加元的光伏电站建设融资。
“也许美国‘双反’并不可怕,但其带来的示范效应绝不容忽视。”张为强调,“上一次欧盟就是紧跟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这次美国‘双反’的升级也难保不给欧盟壮胆;同时,还会在全球产生恶劣影响,在发生贸易摩擦时,不用友好合作、互利互惠的方法解决,而是动辄采用贸易保护措施伤人伤己。”“在其他新兴市场效仿美国发起‘双反’之前,国内企业的多元化布局之路要走得快一点!”张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