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可能以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方式规避预计明年进口量4万吨
2013年7月和9月,商务部分别宣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初裁决定。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认定临时反补贴税保证金的税率为0至6.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13年1-11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7.2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达7.9万吨,显示初裁结果公布后国外倾销依然严重。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914吨,环比增加48.5%。其中,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量为5619吨,环比增加39.1%,在总进口量中占比高达71%,显示多晶硅正逐步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
王世江表示,目前,美国生产的多晶硅相当一部分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的。虽然未来我国对美生产多晶硅征收53.3%-57%的反倾销税,将使其难以直接进入中国,但是,美多晶硅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
中国可再生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目前,中国已有多晶硅企业提出,希望政府通过征税等手段,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国内的多晶硅产品进行控制。
此外,值得业内关注的是,11月份通过转口台湾进入的多晶硅达792吨,环比增加27.1%,占总进口量的10.0%。转口贸易也可能成为美、韩规避贸易壁垒的新举措。
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尽管2013年多晶硅行业温和回暖,但仍有部分进口多晶硅价格低于全球一类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国内多晶硅企业继续承受巨大压力,与“双反”之前相比并无改善。2013年底,国内大约有13家多晶硅企业恢复生产,多晶硅价格由2012年年底的12万元/吨温和上涨至2013年底的13.5万元/吨。
孟宪淦表示,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一直在逐年下降,预计2014年多晶硅进口量在4万吨左右,国内产量预计在10万吨左右。而2014年我国多晶硅需求量大约在14万吨左右。
核心提示: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终裁决定。业内专家表示,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