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针对光伏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业各环节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多个方面划定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光伏制造企业和项目将受到严控。
保利协鑫(3800.HK)一位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条件》起草之外有过多方面征求意见,以规模为例,电池组件曾经有10MW、200MW和500MW的讨论,但到最后定在200MW。
目前全国共有500多家光伏企业,而进入第一批符合《条件》入围的只有109家,较之前拟公告名单少了25家,其中浙江有5家被核查出局,仅有昱辉阳光、横店东磁、正泰太阳能等13家企业进入入围名单。
虽然13家企业的数量仅次于江苏,位列全国第二,但从比例上来看却不容乐观。浙江省目前约有60多家组件制造企业,仅有7家符合条件,意味有50多家未达标;如加上硅片、电池企业,则数目规模更广。
“欧美‘双反’都没有打垮浙江企业,这次国内政策要以行政淘汰的方式让浙江企业退出吗?”赵永红举例,产能利用率50%要求是否合适?如果不管企业负债率和亏损,只问利用率高不高是否缺少市场情况的考虑?报了2014年分布式发电项目的企业,如果不能进入工信部名单,到时能否拿到国家的上网电价补贴?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能源局是否认可企业资质。
在赵永红看来,“一刀切”政策恐将误伤浙江一大片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就有众多这样的企业,他们的创新体现在技术上、产品上、市场定、业务上、财务模型上等多个方面。目前有多家企业表示新一年已经接到海外订单,如果不能进入工信部名单,假如不能出口退税,出口业务将停顿。”
《条件》应该更注重企业的效益、市场创新能力,“这也是金融企业放贷的考虑标准”。
相关新闻
工信部第二、三批光伏“准入”名单有限 企业如何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