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仲夏,
施正荣坐飞机到了重庆万州。这天,他站在大全多晶硅项目的开工基地边,和大全的高管们说笑着,神情自然。有记者从他身后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突然很警觉地回头问:“干什么!”那时的施正荣傲气凌人、性情率直。
多年之后,这位
尚德电力董事长再次出现 在公众场合时,还会挂着标志性的抿嘴笑容,但眉目间所传递出的则是难以说清的些许复杂。他显然已习惯了媒体围追堵截的场面,虽然少了些盛气凌人,但却依然不卑不亢。
这显然很符合现在施正荣的心情。经历多了,性情就会收敛,即便是不言不语,表情也轻松不起来。
被抱养的孩子
施正荣原本不姓施,而姓陈。当时施家将其抱养过来后,爷爷为其取名正荣,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爱护有加。即便是十岁已经很了解自己的身世,施正荣也还是很感激养父母的恩情,“无论家庭多么的拮据,父母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学习。”
比较了解施正荣少年时代的人也都知道,施家并不富裕,四个兄弟姐妹要靠父亲养活,有时候施正荣也会帮助家里来做事。因为是老大的关系,他经常编暖壶壳来挣钱,帮助父母补贴一点。曾经因为成绩优秀而跳级的他,在1979年国内恢复高考时顺利收到了长春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求学生涯。由于英语、物理及化学成绩突出,他在大学本科期间获得了英语竞赛的名次。此后又报考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上海光机所”)研究生并主攻光学的决定,对他后来去澳大利亚深造、从事光伏行业等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8年,攻读完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硕士学位后,施正荣被派往澳大利亚继续深造。为此他兴奋了好几夜:“那时出国,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单纯,就是见见世面,看看西方国家的发展。”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太阳能电池产生了兴趣。于是,也打听到了当时著名科学家马丁·格林的实验室地点。
“我清楚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下午5点左右,我敲开了他的大门。”马丁·格林听说来意之后,告诉施正荣这里不需要招人。“我跟他解释,自己就是来学习的,没有工资也不要紧。”马丁·格林随后接收了这个新学生。
现在想来,施正荣还很庆幸自己能够被马丁·格林纳入门下。进入实验室之后,施正荣暗下决心要超过其他人。“师哥师姐们的成绩已经很好了,我起码要比他们稍微高一点,才能对得起我自己。”数年学习之后,施正荣已经能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达到19%左右。
这时,实验室二楼正在研究薄膜电池,即在探索脱离高纯硅产品作为原材料的技术。“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趋势。”1992年,施正荣获得了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
2001这一年,深深地烙在了施正荣的记忆中。他回到国内,通过杨学进等人的帮助,与无锡当地政府部门、相关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搭上了桥,并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展示给他们。
此后曾出任过尚德副总裁并曾持有尚德33.3万股的股东之一张维国,就是当初几个与施正荣熟识的人之一。在尚德的IPO招股书中,张维国为当时第五大股东。他曾任职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部经理,协助施正荣吸引到了多家无锡国有企业的融资,是尚德初创时的重要人物之一。
其兴也勃
施正荣或许没有料到,当其回国到了无锡发展,在引入了8个国有股东并成功让这些股东于尚德电力上市之前退出股份之后,尚德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2005年年底上市后,施正荣在2006年成为了坐拥150亿元资产的纸上富豪。
财富确实来得太快,也似乎有些短暂。2007年和2008年是公司最为辉煌的几年,那些年施正荣被舆论所包围,时常会在闪光灯下、会在别人的围追堵截下离开光伏大会的会场,也有记者为了能够接近他,几乎是争分夺秒地在洗手间守候着他。那时的施正荣,春风得意。
可惜的是,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司陷入了高价采购原材料失策、与多家客户及供应商毁约、业绩大幅滑坡、股价从90美元重挫到1美元附近的各种新闻中。4年之后,尚德电力终于支撑不住了负债高企、被关联公司诈骗等消息不绝于耳,“尚德”不再是某些城市的名片,而成了一个要被政府挽救、让银行胆战心惊的词汇。
不能否认,施正荣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而且他智慧过人、勤勉努力。他曾从小学三年级跳级到了五年级,大学期间他经常埋头于英文的学习,会购买各种当时售价较贵的英文辅导材料。当别的同学休息打闹时,你会在图书馆、操场边和走廊看到那个用功读书的身影。他会自己拿着一些小本子边走边看,背诵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词汇。但当这些年尚德电力业绩遭遇大面积溃退的时候,有人又会怀疑他是否真的懂得经营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
光伏就是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市场。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不仅是尚德电力,包括阿特斯、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赛维LDK等一大批企业都进入了纽约资本市场,它们伴随着的是什么呢?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对光伏公司来说不能错过的市场需求高潮,彼时德国等欧洲地区政府补贴非常高,而低价优质的产品又奇缺,因而早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且快速做大的这些公司都成为了造富效应的“始作俑者”。
但是,2009至2012年,光伏行业又突然从高空中被抛下,大量公司裁员、倒闭,众多企业亏本赚吆喝,尚德电力也无法例外。不过,相比阿特斯、英利绿色能源等公司,尚德电力的亏损似乎过高,而这时质疑施正荣其实并不善经营的声音似乎又多了起来。
这种不善经营的一个表现在于,与施正荣曾并肩作战的一众高管都纷纷离他而去,其中包括了几位副总和CFO张怡。如果观察英利绿色能源,其CFO和公司的众多副总级别人士都仍然团结在苗连生的周围。
施正荣个人的决定,有时会受制于内部个别的高层。而若有员工犯错或者出现问题时,他通常会考虑让其转岗而不是劝退。他的这种性格和决断力,导致尚德电力内部会产生腐败及大官僚作风,也是尚德战略、采购、销售部门的顽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