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政策悬而未决
“现在我家系统发电全部供给电网,每度电4毛钱,比居民用电价格低1毛,这样很难收回成本。”如海介绍。
根据测算,如海家全套设备超过3万元,功率是3千瓦,每天大约能发电10度左右。“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8年,得不偿失。”
如果按照发改委提出的光伏上网电价1元计算,回收成本时间则会迅速得多。“我的目标就是1元,这其中发改委的补贴是6毛,只是目前程序比较繁琐。”
矛盾在于,发改委之前设定的补贴标准是针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补贴政策,还是个空白。如果按照整个程序下来需要80万元,得不偿失。
如海认为,在发改委2011年出台的光伏补贴文件中,并未规定每千瓦时1元的上网电价是仅针对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的,只是说“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所以应该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也适用。
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成本上,国家电网承担了项目接入公共电网的改造部分费用,以及免费提供关口计量装置和发电量计量用电能表,然而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补贴,可能将由每个电力消费者默默分担。2012年开始,居民购买的每度电中有8厘钱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仅此一项,每年就是接近300亿元,这就意味着,全社会都在为清洁能源发展埋单。
“如果分布式电源并网发展起来,300亿元的补贴来源已经不够了,还需要再谋‘出路’,需要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积极协调,不是一家说了算的问题。”发改委能源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任东明对新金融记者说。
电价补贴政策悬而不解,直接影响了投资分布式电站的积极性,因为投资收益无法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有“自发自用”、“自发自用后余电上网销售”和“全部上网销售”三种模式,国家对这几种模式的补贴力度可能不同,因为政策不明,投资者在选择并网模式上就面临困境,国家电网的支持政策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我们的项目是机构行为,主要为了测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行性,对投资回报并不是很看重,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补贴问题却现实得多。”李硕告诉新金融记者,如果投资者选择了一种模式,等补贴方案确定之后,发现另一种模式更经济,那么改造的费用是多少?谁来承担这个损失,现在都无法确定,所以更多人都选择观望。
结算方式是投资者另一个关心的话题。如海认为,国家电网应该是作为分布式发电投资方(业主)的唯一发电结算接口,结算计量应该以用户侧上传电表为准,根据现有政策,国家电网不应该让业主自行去发改委或者财政部申请剩余补贴部分差额。
“作为投资个体,业主没有精力天天跑部门要钱,结算流程是否简易也是影响投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李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