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因一笔1亿元的授信逾期还款问题,赛维LDK(纽交所代码: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下称“赛维”)被上海农商银行告上法院。这一案件被看做资本密集型光伏业遭遇的“银行起诉第一单”。
业内人士纷纷担心该案将成为多米诺骨牌,引爆行业信贷危机。目前银行对光伏业的贷款已持谨慎态度,光伏信贷危机在加剧。
中小银行不堪重负
经了解,上海农商银行在2011年4、5月份给赛维苏州公司提供了1亿元的授信,贷款期限为1年半左右。在贷款到期后,银行内部根据对赛维的情况判断,提出收贷,贷款逾期便一纸诉状将赛维诉至法院。
虽然各级政府及部分银行的支持态度试图能够“保住”赛维,但类似上海农商行的中小银行显然已不堪重负,光伏企业债务危机加剧。
2012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行实现净利润30.56亿元,同比仅增长5.4%。而资产规模相近的重庆农商行则有超过40%的净利润增幅。
此外,上海农商行前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双升”,不良贷款总额为25.04亿元,增长28.42%;不良贷款率为1.34%,比上年末增加0.17个百分点。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此次事件极有可能鼓舞其他中小银行通过法律向光伏产业追讨欠款,届时,政府挽救光伏业的难度更大。
外资银行趁机介入中国光伏市场?
在本土银行纷纷收紧银根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却将触角悄然伸入内地,为急需救命钱的光伏企业输血。
近期,阿特斯太阳能(CSIQ)获得德意志银行1.39亿美元融资协议,该笔融资将用来支持五个太阳能发电厂总计49MW的建设。
早在今年7月份,亚洲开发银行就援助总投资84万美元的“青海可再生能源(光伏)发展”项目,其中亚洲开发银行资助70万美元。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报告曾指出,未来五年,光伏装机增长最快的将是中国和印度,其次是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和北美。
其实,中国光伏企业海外电站开发的投融资基本都是与国外银行合作。中国的光伏产品中有八成左右销往欧洲,为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巨大变化,各大光伏企业也纷纷从银行聘请专业的外汇人士管理汇兑问题,同时,企业还通过与外资行签订套期保值的方式进行风险规避等。
从前期融资到后期风险防范,外资银行与中国光伏行业的合作早已息息相关。
行业下行趋势难停
尽管外资银行不断介入中国光伏产业,但并不能挽救光伏业下滑的趋势。
几大光伏巨头仍是亏字当头。
11月21日,晶科能源(JKS)公布三季报显示,公司净亏损5480万元人民币;晶澳太阳能(JASO)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毛亏损9660万元人民币(1540万美元);英利绿色能源(YGE)三季度营收22.37亿元人民币(3.559亿美元),净亏损9.59亿元人民币(1.526亿美元)。
苏州一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苏先生认为,要缓解目前的困境,还要看政府和银行的政策和落实力度,企业要练好内功,做好产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