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四川永祥借壳*ST远东夭折,再度折射光伏业的窘境。记者梳理发现,在行业周期高点完成借壳或资产注入的多家光伏企业,如今也面临着高额的业绩补偿。由此,一方面公司重组后又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当初动辄数亿的业绩承诺,或成为资产出售方的不可承受之重。
据报道,海润光伏昨日公告,德国肖特集团宣布肖特太阳能旗下的晶体硅光伏产品生产厂今年将陆续停产,专注于高效电池组件的研发。2011年度,海润光伏对肖特太阳能的销售收入为13.62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9.1%。对一季度亏损6875万元的海润光伏而言,大客户流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头。今年2月借壳ST申龙上市的海润光伏曾表示,2012年至2014年,标的资产分别实现净利润4.98亿元、5.1亿元和5.3亿元。若未达盈利预测,海润光伏原股东将以现金补足差额。2011年度,海润光伏实现净利润4.01亿元,实现率约80%,原股东补足差额近1亿元。而在目前的形势下,海润光伏要实现2012年的业绩目标,可能性似乎不大。
光电股份、中利科技也“同病相怜”。去年9月,中利科技以4.82亿元收购腾晖光伏51%股权切入光伏业。腾晖光伏当时承诺,2011年净利润至少达到3130万元,如届时未达标,转让方将以现金补足差额。然而,2011年度,腾晖光伏实现净利润2871.96万元,资产出售方因此补偿差额259万元。更具挑战性的是,腾晖光伏承诺2012年、2013年净利润高达26381万元、36625万元;而据中利科技一季报,腾晖光伏一季度盈利1613.4万元,仅为2012年承诺净利润的6%,全年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