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到2011年已超过30吉瓦, 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但尴尬的是,我国光伏产业起步晚,起点低,设备、原材料、市场 “三头在外”,产业链极不完整,处处受制于人。因此,我甘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水光伏装备制造国产化。” 南京华伯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伯平,年仅42岁,戴一副深棕色秀琅眼镜,显得十分儒雅,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误打误撞入了行
在2005年之前,李伯平对光伏行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1992年,他从浙江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毕业,在南京一家大型电子企业负责设备维修和设备国产化研发、进口设备引进谈判,多次参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改造,技术出类拔萃,2004年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拥有两项中国专利和多项发明专利。
2005年8月,李伯平送一位朋友到南京中电光伏面试,偶然碰到中电光伏一位副总,他礼貌地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对方一看是高级工程师,情不自禁地冒出来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时国内光伏产业方兴未艾,紧缺的便是负责装备维修的高级人才,李伯平恰好是装备维修的行家里手。机缘巧合,李伯平一头撞入光伏行业,成为中国最早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南京中电光伏的设备经理。
然而,要想在新单位站稳脚跟,李伯平得拿出自己的真功夫。一个多月后,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温家宝总理将于10月22日视察中电光伏!这对企业员工来说是莫大的鞭策,公司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偏偏在这节骨眼上,进口流水线出了故障,全厂生产陷于瘫痪。李伯平清楚地记得,10月20日晚上,流水线上一台线性直流马达出现了故障,国内没有配件,等待国外厂家来维修“远水不解近渴”。作为设备经理,李伯平深知此时自己的责任。当晚9时,他一头扎进了车间,把大门紧紧关上,并嘱咐现场工人“即使总经理来也别开门,修不好设备我卷铺盖走人!”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李伯平将马达大卸八块,仔细探寻故障缘由,一个个解决方案试了又试。凌晨两点,线性直流马达终于恢复正常,他猛一抬头,才发现公司老总站在对面,正向他发出会心的微笑。
通过这次排除故障,李伯平清醒地意识到,进口设备虽好,但存在故障率高、维护配套服务跟不上的风险,光伏装备国产化刻不容缓。
伯乐识马初圆梦
在李伯平人生道路上,与“中国光伏产业之父”杨怀进结缘,是他一生的幸运。
杨怀进堪称中国光伏产业的拓荒者,作为早期中国光伏三剑客之一,他早于施正荣回到国内,背着投影仪开始光伏产业的布道之旅。凭着对光伏产业的执著精神,对企业经营的娴熟技艺,对资本市场的驾轻就熟,杨怀进2000年与施正荣创建了“无锡尚德”,2004年与赵建华创建了“中电光伏”, 2005年又和靳保芳创建了“晶澳太阳能”。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