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10日从中国商务部获悉,美国商务部近日正式立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中国政府及业界认为,此举是将美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不仅破坏中美两国新能源领域的良好合作氛围,也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引发包括25家美国企业在内的各方反对的这一双反调查,由总部位于德国的SolarWorldAG美国子公司和其他六家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于上月中旬发起。他们在申请中指责中国政府向本国太阳能制造业提供非法补贴,中国制造商在美国市场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太阳能电池板,请求美政府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对这一指控中国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均立即予以否认。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此前表示,中国发展太阳能产业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华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技术日趋成熟和规模效益显现,是市场行为,而非倾销的结果。”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全球光伏电池市场的主要生产者,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设备以及生产技术大部分由欧美进口,因此中国光伏产业的兴衰与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以美国为例,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王小康指出,通过向中国企业出口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美国在相关领域实现了对中国18.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因加征高额关税不能继续对美出口,势必极大影响美国相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两败俱伤。
除了制造企业外,太阳能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及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都可能因此案受到打击。曹华斌说,考虑到加征反倾销关税后美国市场的太阳能组件成本将大幅提升,以及美国太阳能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他所在的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新泽西、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多个州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计划目前已经暂时停滞。
作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投资和运营商,这家企业原计划2011年在美国投资40MW太阳能电站项目,2012年完成200MW项目,年发电量约2亿6千万度,预计为美方增加2000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