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光伏大省,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全省产业产能是否过剩?自主创新水平如何?是否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问题?面临哪些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过剩”现象两面看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江苏光伏产业于1998年起步,目前已成长为拥有4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的新兴产业,形成了从高纯硅、硅棒、硅片、电池到组件生产的完整产业链;2002至2007年,我省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00多倍,太阳能电池和产值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
记者了解到,在暴利的诱惑下,光伏产业的很多投资集中在中下游,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屡见不鲜。“目前,光伏企业存在这样几种类型:上市公司,拥有自主品牌和一定规模;国有企业,资金实力雄厚,进入时间较短,各项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早期的民营企业,在第二轮发展中产能不断扩大,运营成本低,对利润要求低,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后期转型民营企业,投机成分大。”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说。
对于“过剩”,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应理性看待。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认为,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过剩问题,“只有过剩才能创造可以‘挑挑拣拣’的机会,才能为市场经济营造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产品性能才能不断提高,成本才能不断下降。”
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承建商中环光伏系统公司的总裁顾华敏说,2011年,可能迎来光伏市场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但从全球来看,在巨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尚未开发出来之前,不应过分渲染“产能过剩”,“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来渡过难关。”
自主创新还需加快
让我们客观地了解一下江苏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介绍,目前我省已能生产单晶炉、清洗机、甩干机等部分设备,而生产线的关键设备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供应商,进口设备费用约占企业设备费用的50%至80%;还原炉、电池及组件等生产核心技术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系统集成、系统优化设计与跟踪系统技术等有所突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到去年10月,我省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获得的中国专利近547项,约占全国的13%。
施正荣说,光伏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来降低成本。他表示,过去10年里美国崛起的光伏企业只有15到20家,但是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技术,每个企业都具有独到的创新,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只注重制造而不注重科研,技术一直短腿,低水平重复建设,光伏产业可能就会重蹈某些行业‘国人喝汤、洋人吃肉’的覆辙。这并非杞人忧天。”
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担心的则是技术瓶颈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不希望看到等质量问题暴露出来后,再来伤害整个产业。”他说。由于光伏产品不像其他产品那样,在短期内就可以发现质量问题,通常需要6至8年的观察时间,这样一个漫长的“潜伏期”给了一些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事实上,一些人所持的“光伏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论断,也缘于一些多晶硅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较低。国外发达国家对多晶硅生产技术实行封锁,国内多晶硅生产商只能自行摸索,一些厂家便没有技术能力去实现低能耗、低污染。而值得庆幸的是,我省的中能硅业由于物料封闭循环和系统能量回收利用,万吨多晶硅进入了低成本安全环保稳定运行,目前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每公斤30美元以下,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大型高效还原技术运用和各工序能量回收、系统集成,实现了多晶硅生产的低能耗制造,目前,生产一公斤多晶硅全流程电耗达到100千瓦时以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总体来说,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江苏光伏企业亟需克服两大瓶颈:一是近年来产业发展过快,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缺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检测技术服务、共性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和推广应用技术服务等。
反倾销挑战不容轻视
说到国际市场的挑战,几大光伏企业均提到了时下抬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倾销趋向。
阿斯特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说,国内同行需要对美国的301调查有足够重视。301调查,是指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起的一项针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和措施的调查。根据这一条款,美国可以决定是否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熟悉美国经济运行情况的专家强调,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能量“还是很大的”,而最近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访问中国尚德时所提出的问题,也颇具针对性,这应该引起整个光伏行业的重视。
业内人士建议,江苏要从光伏大省变成光伏强省,除了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尽快推出上网电价法外,还应造就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因为从市场来看,光伏产品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化大型企业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 黄伟 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