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政策 > 正文

北京:推动园区绿色低碳改造 最高奖励3000万!

来源:北京经信局发布时间:2024-04-19 20:49:53

4月16日,北京经信局发布《北京市促进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推动企业园区绿色低碳改造提升。在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上,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降碳技术改造,深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适度配建储能设施。

其中,对符合要求的节能改造项目,按照项目节能量给予不超过1200元/吨标准煤的资金奖励,且奖励金额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的25%;对符合要求的其他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给予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25%的奖励资金。单个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在推进工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上,鼓励以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对标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地源热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设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站。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产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北京市促进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积极推动实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4月16日

原文如下:

北京市促进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推动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一)指导企业园区强化绿色管理

鼓励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企业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推行绿色设计理念,建立并持续改进能源、环境、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主动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披露ESG信息。指导以制造业主的园区持续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质,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鼓励园区建立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园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政策培训,加速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二)全面实施绿色诊断

通过竞争机制遴选优质绿色诊断服务商,面向在京有生产制造的制造业企业和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免费开展绿色诊断,帮助企业和园区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挖掘绿色发展潜力,持续改进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根据被服务对象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对绿色诊断服务商给予资金奖励。其中每服务1家企业给予不超过12万元的奖励资金,每服务1个工业园区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资金。

二、推动企业园区绿色低碳改造提升

(一)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降碳技术改造,深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适度配建储能设施,有序推进电能替代,优先使用再生水,通过产品升级、工艺改进等措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速生产方式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面向重点行业在生产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对符合要求的节能改造项目,按照项目节能量给予不超过1200元/吨标准煤的资金奖励,且奖励金额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的25%;对符合要求的其他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给予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25%的奖励资金。单个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二)推动空气重污染应急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环保绩效评级

开展环保绩效评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空气重污染应急重点行业企业通过工艺替代、技术改造、规范管理等措施,提升环保绩效评级。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环保绩效评级提升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的25%,奖励金额不足10万元项目的给予10万元奖励资金,单个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三)引导数据中心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鼓励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探索开展余热应用,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提升数据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对符合要求的信息软件业企业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项目,按照项目节能量给予不超过1200元/吨标准煤的资金奖励,且奖励金额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的项目总投资的25%,单个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四)推进工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

鼓励以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对标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要求,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供水,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地源热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设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站,推进中水回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加强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提高园区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管理水平。建立园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协同推进能源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鼓励园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等第三方服务模式开展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工作。

(五)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

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型储能、智能微网、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示范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本市虚拟电厂建设。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改造项目给予资金奖励。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开展协同研究,为企业提供绿色制造技术难题解决方案。

三、梯度培育促进企业全面绿色达标

(一)开展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分级评价

全面开展制造业企业绿色分级评价工作。制定绿色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工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级。推动本市工厂全面达到绿色评价一级工厂要求。鼓励在京从事实际生产的科研类单位以及总部在京企业位于津冀地区的工厂,参考本市工厂绿色分级评价要求进行评价。

(二)建立绿色制造单位梯级培育创建体系

制造业领域建立国家、市、区三级绿色制造单位培育创建工作体系。指导各区建立区级绿色制造单位培育库,引导和支持培育对象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全面开展市级绿色制造单位创建工作,评选市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其中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发展分级评价原则上应达到三级水平,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分级评价原则上应达到四级水平。鼓励数据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加强对绿色制造单位动态管理和综合评价,在国家级绿色工厂中择优创建北京市绿色低碳领军企业。

(三)鼓励企业开展其他绿色低碳示范创建

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积极参与北京市低碳领跑者试点,开展低碳创新技术应用。鼓励重点行业企业争创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对入围国家和市级绿色制造单位名单和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的企业,以及空气重污染应急环保绩效评级A级、B级和绩效引领型企业,实施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奖励资金支持比例提高至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四、推动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支持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制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加强供应商绿色管理,开展绿色回收,建立完善绿色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供应链绿色信息披露水平,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指导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碳排放管理,持续降低产品碳足迹。鼓励汽车整车等空气重污染应急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加强相关供应链企业环保绩效水平管理,提升相关供应链企业环保绩效等级。引导再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范发展,鼓励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认定。

五、引导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

鼓励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企业通过购买绿电和国内绿证等方式参与绿色电力交易,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和消纳比例。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节能项目审查的若干规定》,对于新建和改建数据中心,力争到2025年绿电使用比例达到50%。支持大型用电企业开展绿色电力大用户交易,签订绿电交易中长期协议。鼓励以制造业为主的园区探索以园区为购电聚合体的新型绿电交易模式,提升园区产业碳竞争力。指导制造业企业和数据中心按照绿色电力认证规则,积极开展自发自用可再生能源绿电认证。

六、协同推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绿色发展

落实京津冀协同战略,支持总部在京企业位于津冀地区的工厂,在通过当地省级绿色工厂相关认定的基础上,参照本市推荐要求,以总部名义通过本市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加强三地供需对接,鼓励本市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企业与津冀地区企业协同创新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京津冀区域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推动在京整车生产企业、回收单位与津冀地区综合利用企业开展合作,完善回收利用产业链。

七、打造绿色低碳增长新动能

(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氢能、储能领域先进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聚焦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支持多品种、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增长新动能。

(二)提前布局未来产业

以实现“双碳”战略为引领,强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等低碳负碳前沿技术开发应用,培育碳捕集封存利用产业;推动突破石墨烯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推动石墨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规模化应用,推动氧化镓材料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方向应用;突破超导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推动超导材料在加速器、单晶硅制造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超导电缆和超导限流器规模化示范应用。

八、强化绿色金融支撑作用

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撑引导作用,推动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万元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企业用于在京投资建设的绿色信贷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按照不超过2%的贴息率给予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用好各级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支持产业发展。

本政策执行期至2027年底,具体措施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东南亚绿电转型:2025年光伏需求年增28% 电网改革迫在眉睫

东南亚绿电转型:2025年光伏需求年增28% 电网改革迫在眉睫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下,东南亚成为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市场之一。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最新一期的供需数据库显示,截至 2024 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光伏需求量约落在 8-12 GW 之间,而 2025 年需求可望增达 9-15 GW。这一增长趋势受益于各国政策推动及市场的自由化。在需求扩增的乐观预期下,InfoLink 将分别探讨前四大东南亚主要光伏市场需求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可再生能源光伏市场
2025-02-10
全球最大光储项目启动,晶科能源成首选供应商

全球最大光储项目启动,晶科能源成首选供应商

近日,在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ADSW)上,全球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领域的领军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晶科能源正式成为其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千兆级可再生能源项目——阿联酋RTC(Round the Clock)项目的首选组件供应商。

晶科能源可再生能源
2025-01-21
山西:扩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应用规模

山西:扩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应用规模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集中开发和分散发展并举,在保护生态、保护耕地,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支持县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区县,优先规划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优先就地开发、就近并网消纳。

可再生能源光伏
2025-01-15
人民日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序推进

人民日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序推进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农村零散闲置非耕地建设“驭风行动”项目,有助于实现“电从身边来”,如果与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就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2025-01-08
常州:支持零碳工厂、园区,绿电消费支持50%

常州:支持零碳工厂、园区,绿电消费支持50%

2月6日,常州市印发《进一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列入市近零碳园区试点计划的园区,最高支持50万元。对完成试点创建并通过验收的近零碳示范园区,最高支持50万元。

绿电消费碳足迹
2025-02-07
晶澳智慧能源与山东高速(新加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晶澳智慧能源与山东高速(新加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月3日,晶澳智慧能源与山东高速(新加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晶澳智慧能源BG总裁施俊,山东高速(新加坡)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妍洁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展会谈交流。

晶澳科技绿电
2025-01-07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印发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印发

近日,内蒙古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研究制定了《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予以发布。规则体系对电力市场成员、市场注册与注销、电能量交易、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绿电交易等都有详细说明。

绿电交易电力市场
2025-01-03
北京2025电力市场化、绿电交易方案出炉!绿电结算每度奖励0.02元

北京2025电力市场化、绿电交易方案出炉!绿电结算每度奖励0.02元

12月1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的通知。在交易规模上,2025年,北京市电力市场化交易总电量规模拟安排910亿千瓦时,其中,直接市场交易规模300亿千瓦时,电网代理购电规模610亿千瓦时。

电力市场化绿电交易
2024-12-15
国家电网&电气装备集团:全面深化合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网&电气装备集团:全面深化合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月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洪凤,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群举行会谈,全面深化合作,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中国电气装备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成卫参加会谈。

国家电网中国电气装备新型电力系统
2025-02-10
西藏构网“智”变:阳光电源“因网制宜”破局

西藏构网“智”变:阳光电源“因网制宜”破局

近日,由国网西藏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中心主办的“西藏构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等,通过深度探讨西藏构网技术应用及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阳光电源作为产学研代表,在会上率先提出“因网制宜”理念,以守护电网的安全稳定。

阳光电源新型电力系统
2025-01-23
国家电网总经理:2025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国家电网总经理:2025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1月15日至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
2025-01-17
蒋德斌: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系统稳定新思路

蒋德斌: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系统稳定新思路

传统电力系统基于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电源侧发电单元容量较大、单元数量有限、集中可控,输电侧主干网架电压等级高、输送规模大,配电侧以无源网络为主,负荷以消费电力为主。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力电量平衡方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电力系统大多数情况处于确定可控的安全状态下。随着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电源由确定可控的常规电源装机为主,转变为具有不确定性的、弱可控性的新能源装机为主;由于分布式等新能源的发展,配电网由无源网络转变为有源网络,需求侧的不确定性也大大提高。大

新型电力系统
2025-01-14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北京:推动园区绿色低碳改造 最高奖励3000万!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