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刚结束,但最近不少地区的天气情况却并不友好,甚至不少极端天气影响了大批旅客返程务工。
橙色预警!多地沙尘暴来袭
据悉,这两天“新疆沙尘暴”又再一次冲上热搜,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消息,2月17日13时28分将沙尘暴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信号,且末县气象台17日19时17分发布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新疆多地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特强沙尘暴天气,同时多名新疆网友也拍到了新疆特强沙尘暴现场景象。
图源新疆气象局
此次的沙尘暴来势汹汹,甚至有网友表示来新疆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从网友拍摄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些严重的地区天空已经呈现出赤橙色,能见度非常低,呼啸的大风砂石对于居民出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图源微博
有游客称,车辆在吐鲁番连霍高速上遭遇了沙尘暴,由于风沙较大且持续时间长。一些车后窗玻璃都碎了,不少车都横在高速路,近千辆车滞留在服务区,只能等沙尘暴过去才从应急车道离开。
图源网路
中央气象台2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2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南部、宁夏、陕西大部、山西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新疆南疆盆地西部和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局地有沙尘暴。
沙尘暴天气,光伏电站持续遭袭!
众所周知,西北区域凭借着开阔的地域和良好的光照,建设了许多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沙尘暴天气的来袭将会给光伏电站以及其他光伏设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从此次新疆沙尘暴的现场照片来看,路边的光伏路灯遭遇了狂风天气的侵袭,顶端的光伏板开始出现晃动,同时光伏板表面也被砂石所覆盖。
一些光伏电站在沙尘暴的天气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量的沙土覆盖到光伏板的表面,一些底部支撑不牢固的组件甚至有被大风掀翻的风险。
被砂石覆盖的光伏板,也将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发电情况,如果后期没能得到及时的清理,将会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甚至形成热斑最终导致光伏板损坏报废。
沙尘暴天气对于光伏电站而言,可以说是十分不友好,而西北区域几乎年年都会遭遇或大或小的沙尘暴袭击,此前,新疆一处光伏电站项目就曾因为沙尘暴的袭击,而损失惨重。
2022年11月27日库车中石化一期300MW光伏制氢项目遭遇罕见13级沙尘暴,近百兆瓦光伏方阵被全部吹翻。根据现场视频来看,光伏支架倒塌无数,绝大部分光伏组件均有不同程度受损,部分受损严重的光伏组件则几乎“腰斩”。
2022年库车中石化一期300MW光伏制氢项目遭沙尘袭击
据悉,该项目光伏发电项目1000MW。其中一期总投资9.6亿元,将新建装机容量300MW、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和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储氢规模约21万标立方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每小时2.8万标立方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
由此可见,沙尘暴天气对于光伏电站的影响十分巨大,而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也是时常发生,如何减轻或避免成为了建设光伏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
2GW项目成功并网!用光伏来治沙!
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光伏治沙的话题也开始被热议。
光伏治沙,顾名思义就是将光伏产业作为防沙治沙的一种新措施。在项目区光伏基地板下、板间空间铺设沙障(芦苇秸秆等),对沙地进行全覆盖,以控制风沙活动,减缓地表水分蒸发,降低风沙危害,达到固沙目的。
2023年11月29日,“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这是目前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年均生产绿电约4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19万吨。该项目还同步采用了微创气流植树法、风向数据法、无人机飞播等先进技术,修复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随着项目的建成,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光伏治沙不仅仅能够很好改善生态防止风沙肆虐,更重要的是它也能够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副司长胡培兴曾表示,光伏治沙前景很好,每亩在沙漠不毛之地每年产值有1.06万元,产业潜力巨大。
以蒙东某200MWp光伏项目为例,在年均满发小时数1500h,含税上网电价0.3035元/kWh,光伏项目单位千瓦静态投资3800元(备注:采用2021年上半年设备价格水平测算),项目占地约6000亩,土地租金200元/亩·年,治沙费666元/亩·年。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会随着租地、治沙等费用逐步减少,其中有租地有治沙的项目内部收益率最低为7.77%,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大部分国央企对于大基地项目的收益率要求。
不过作为光伏治沙项目,还要考虑到治沙效果,结合不同治沙措施、经济作物种植、沙丘移动、发电效率等因素,在设备选型方面应该考虑高支架、追踪式支架等;由于治沙地区环境比较恶劣,光伏治沙的防腐性能要求较高,成本也会增加,还有沙漠中气候环境恶劣,高温大风等恶劣天气,设备防护等级要相应提高,增加了建设成本。
除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同样重要。生态效益成果,通过光伏治沙,可使沙漠变成绿地,减少常规治沙的费用,节约国家财政支出;社会效益,通过光伏治沙可以发展农牧业,使当地农民有一定的农牧业收入,甚至一些地区发展沙漠旅游来增加收入。
相关政策
我国在治沙这条路上其实早早就开始深耕了,光伏治沙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治沙方式,近些年也受到来自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2023年11月7日,内蒙古印发《光伏治沙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助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根据文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治沙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建成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及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新能源规模约520万千瓦,全区累计完成光伏治沙面积约18万亩。
为配合“三北”六期等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全区沙漠、沙地光伏治沙规模化开发,初步规划到2025年,光伏治沙装机规模超2140万千瓦,完成光伏治沙面积64万亩;到2030年,光伏治沙装机规模8900万千瓦,完成光伏治沙面积约230万亩。
从“十四五”规划投产的光伏治沙项目来看,保障性并网光伏规划3.55GW,国家一二三批大基地规划7.65GW,沙戈荒基地规划4GW,市场化项目规划1GW,已建成5.2GW,总规划21.4GW。
重点任务则主要推进以农光牧光为主的治沙模式,在集中连片沙地推进光伏规模化开发,在沙地边缘居住区推进光伏分布式开发。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45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1200万千瓦。
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东部沙漠及周边推进以林光牧光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助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1590万千瓦,到2030年达到7200万千瓦。
在腾格里西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推进林光互补的光伏治沙模式,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100万千瓦,到2030年建成500万千瓦。
此外,提升沙区电网主干网架,加速跨省跨区通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蒙西“四大沙漠”、“三大沙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蒙西至京津冀通道建成投产,库布其至中东部等3条通道全部开工,初步形成以“四大沙漠”为重点的新能源外送格局,研究谋划、争取新增纳规2—4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绿电进京”或外送新能源基地及通道纳入国家规划。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