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碳”索未来,“光伏+”创造无限可能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发布时间:2023-09-07 08:57:05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源的主体。随着经济性优势的逐渐显现,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活力十足。

2023年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制造端方面,2023年1-6月,多晶硅产量超过60.6万吨,同比增长66.1%;硅片产量超过253.4GW,同比增长65.8%;电池片产量超过224.5GW,同比增长65.7%;组件产量超过204GW,同比增长65%;应用端方面,2023年1-7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97.16GW,已超过历年新增装机规模。

当前,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广泛共识,同时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随着“光伏+储能”“光伏+建筑”“光伏+交通”“海上光伏”“光伏+沙戈荒”等多元化新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光伏逐渐以超越想象的速度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光伏+”的持续升温,助力“零碳未来”的早日实现。

一、光伏+储能——光伏发电不间断成为可能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不断扩大,大力发展储能技术能一定程度上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的缺口。光伏和储能的跨界融合可实现光伏电站24小时发电,“光伏+储能”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策和技术的加持下,储能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GW/35.80GWh,平均储能时长为2.1小时。上半年,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的潜力巨大,但当前也面临成本、配置和安全问题,需要优化光储运营模式、探索储能价格机制并不断加强储能安全监管。未来,光储融合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家庭和商业领域,还可应用于大型工业领域甚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相信光储融合会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明天。

二、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与建筑的有机结合

光电建筑一体化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建筑行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随着多种具备建材功能的光伏产品涌出,建筑光伏的应用场景也呈现多样化,比如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长廊等。

近年来,光伏企业积极创新,建筑光伏应用的相关产品研发与制造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并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应用。目前,建筑光伏发展形势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如何完美结合建筑、光伏、投资三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市场开发和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推敲磨合。此外,光电建筑的产业链是从建筑和光伏产业链延伸而来,各环节均需要考虑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智能化等要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也为“光伏+建筑”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带来诸多挑战。

三、光伏+交通——光伏在传统行业的新探索

光伏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赋能交通、能源等行业,并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路径,拓展了行业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业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承载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尤其在我国中东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省份。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广光储充一体模式。2023年6月,上海印发《上海交通领域光伏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涵盖17种“光伏+”应用场景,包括地铁、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港口、公交、桥隧、高速、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设施设备,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

随着“双碳”战略的有序推进,“光伏+交通”已经成为光伏行业跨界融合的重要领域,但面临相关的发展政策缺失,体制机制、投融资模式等急需健全的困境。未来,“光伏+交通”模式具备无限潜力,其有望成为光伏行业新的应用增长蓝海。

四、海上光伏——光伏摆脱土地束缚

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发力,以促进海上光伏的高质量发展。2020-2022年,我国陆续出台海上光伏产业相关政策,加快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布局。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下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要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

与此同时,2022年以来,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在非耕地空间充分开发后,逐渐将光伏的应用场景由陆地转向海上。海上“光”资源受市场追捧,沿海各省份均加快布局海上光伏建设,并陆续出台支持海上光伏发展的具体细则。

为抢抓市场机遇,国内各大企业开始生产适应于海洋场景的各类光伏产品。未来,海上光伏将成为全球海洋清洁能源开发的重点方向,其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五、光伏+沙戈荒——光伏为干旱地区带来新活力

“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光伏+沙戈荒”项目能够充分利用沙漠未利用的土地资源,通过“光伏+”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光伏板下、板间空间,在板上发电的同时,协同做好土地改良、种养殖业发展等,从而实现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的立体的经济治沙模式。

随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程的加快,昔日的亘古荒漠正化身为科技感十足的光伏“蓝海”,逐渐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增长新引擎。沙戈荒地区建设“光伏+治沙”项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还可以通过固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华为助力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华为助力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11月13日,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HG14百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发电。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首个并网发电的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同时也意味着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诞生,为全球海上光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了三千余台华为300K逆变器,为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华为数字能源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26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11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电站首批项目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个并网发电的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发电项目,也是目前全球并网发电的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

海上光伏电站光伏发电
2024-11-16
央视聚焦:1.32GW!晶科能源N型Tiger Neo组件助力全球最大海光项目并网

央视聚焦:1.32GW!晶科能源N型Tiger Neo组件助力全球最大海光项目并网

11月13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在山东HG14海域打造,全部采用了晶科能源的N型TOPCon Tiger Neo双面组件,供货容量1.32GW。作为全球最大、首个吉瓦级、成规模的海上光伏项目,此次项目的成功并网,为全球海上光伏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技术方案和示范样本。

晶科能源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5
首批设备并网,进度达70%!

首批设备并网,进度达70%!

从三峡集团获悉,11月8日,位于福建漳州的东山海上光伏项目实现首批设备并网,为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奠定基础。

三峡集团光伏发电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1
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首座村级光伏帮扶电站并网发电

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首座村级光伏帮扶电站并网发电

11月29日,随着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正镶白旗道西庙110千伏变电站工作人员完成合闸操作,正镶白旗村级光伏电站顺利并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首座并网发电的村级光伏帮扶电站。

光伏电站
2024-12-05
质量先行 迎寒而上丨晶澳科技首张漠河极寒年度实证成绩单出炉!

质量先行 迎寒而上丨晶澳科技首张漠河极寒年度实证成绩单出炉!

近日,“第二届高寒高纬度地区低碳发展论坛暨极寒测试论坛”在漠河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C国检集团”)联合主办,云集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产业链企业的近三百位专家、代表,共话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及寒地测试的新思路。

晶澳科技光伏产品
2024-12-05
晶澳科技马来西亚市场布局升级,绿色能源合作开启新篇章

晶澳科技马来西亚市场布局升级,绿色能源合作开启新篇章

为庆祝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进一步巩固并深化河北省与马来西亚之间的经贸纽带,加强双边经济合作,助力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11月27日,“中国河北(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对接会”在吉隆坡盛大举行。

晶澳科技光伏产品
2024-12-05
澳大利亚投入5.5亿澳元支持太阳能光伏制造技术

澳大利亚投入5.5亿澳元支持太阳能光伏制造技术

8月31日,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ARENA)宣布启动10亿澳元太阳能攻关计划第一阶段,投入5.5亿澳元支持太阳能光伏制造技术创新和开发,旨在推进光伏制造业发展,增强光伏供应链的长期韧性。第一阶段启动两轮资助: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
2024-12-05
三大BNEF Tier1!正泰新能源产业生态全面绽放

三大BNEF Tier1!正泰新能源产业生态全面绽放

12月3日,一场关于清洁能源发展与能源转型未来的行业盛会——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上海峰会启幕,汇聚了能源产业内的精英领袖与顶尖专家,聚焦工业、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探索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共同筹谋能源行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正泰新能源清洁能源
2024-12-05
推进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与产业协同发展

推进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与产业协同发展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规划以沙漠、戈壁、荒漠(以下简称“沙戈荒”)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至2030年,总装机规模将达4.55亿千瓦,其中本地自用规模约1.4亿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为西北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地区新能源消纳形势日趋紧张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消纳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需求,亟需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与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推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新能源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2024-12-04
一期800MW首批交付!华晟助力中国电建青岛海光项目高效推进

一期800MW首批交付!华晟助力中国电建青岛海光项目高效推进

11月30日,两辆装载着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共1386片异质结海光组件的卡车从安徽宣城出发,前往山东青岛即墨市田横镇。自10月29日成功中标中国电建1GW异质结光伏项目以来,华晟仅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快速进入了海光项目一期(容量800MW)的首批交付阶段,充分展现了华晟在高效异质结组件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强大实力,为项目早日并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晟新能源海光项目
2024-12-04
该光伏设备公司宣布倒闭!

该光伏设备公司宣布倒闭!

近日,四川泰川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发布了解散公示,宣布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根据公示要求,债权人需在公告发布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妥善处理。

泰川新能源光伏设备
2024-12-03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碳”索未来,“光伏+”创造无限可能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