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之“光”
这是光伏业内首座“零碳工厂”:326亩的厂房,屋顶遍布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与海上风电、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一起,实现一期项目用电自给自足。
这是福建省东南部唯一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上承旗滨光伏玻璃,下联太阳海缆,在2.2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家龙头企业“追光逐链”,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链条。
这家企业就是一道新能源科技(漳州)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记者来到了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探寻这碧海蓝天间的一道之“光”。
智能制造光伏组件
在一道新能源科技(漳州)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展示着公司的P型光伏组件、N型光伏组件等产品。这些组件的重要原材料是硅,它们将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由逆电器转换为交流电后,再通过电缆连接到国家电网。
东山拥有丰富的硅砂资源,硅砂储量2亿多吨,含硅量高达97%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硅砂生产基地。2022年,相中东山充足的硅砂与阳光资源,以及园区规划和产业链配套,总投资15亿元、占地326亩的一道新能源科技光伏组件项目落户于此,成为福建省东南部唯一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
2022年7月,一期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厂房及配套设施开始建设,同年10月顺利投产。此后,二期4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和三期12GW高效N型光伏单晶硅电池项目相继落户。其中,二期项目于今年2月开始动工建设,7月底全面达产。“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是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生产效率最快、设备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工厂。如今,一二期项目每月产值超3亿元,订单已排至10月底,公司N型光伏组件2023年上半年销售量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三。”一道国内销售大客户经理说。
在一道厂区,厂房屋顶整齐排列着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在太阳照射下,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
“我们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所使用的电池片,运用的正是我们最新研发的N型TOPCon 3.0 Plus技术,量产平均电池效率达到25.6%,最高量产效率超过26%,组件转换效率达23%,发电增益最高达30%,而且与P型电池片相比,衰减率更低。”一道外联部负责人孙正慧说,N型电池逐渐替代P型已经成为业内潮流,一道紧紧抓住技术迭代的关键窗口期,总投资64亿元的12GW高效N型TOPCon单晶电池项目预计今年9月开工建设、明年4月投产,将补齐福建省光伏原材料的短板。
“作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孙正慧介绍说,公司研发及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目前已获授权专利200多项,申请中的专利将近400项,产品覆盖生态光伏、城市光伏、海上光伏三大系列场景,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公司还将与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国家级、省级的研发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攻关核心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前沿高地。
一条产业链的锻造
不到一年的时间,一道公司产值达30亿元,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趋势下,上下游链条如何搭建,关乎企业降本增效。
一道的考量,也是企业所在地东山临港经济产业园的突破点。
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紧紧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带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打造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海新能源产业创新走廊和技术、标准、成果、装备输出高地。
东山县早在2021年就开始谋篇布局,在1500亩的光伏产业园区,签约建设了旗滨一窑多线、一道新能源、太阳海缆等重点项目,实现强强联手、串点成链。
“依靠东山独特的资源禀赋,我们因地制宜,打造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集聚了12家企业,培育壮大3家以上创新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五六千人在此就业,打造福建省新型材料重要基地。”东山临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潘添溪说。
打开东山临港经济产业园规划图,在2.2平方公里土地上,旗滨玻璃、一道新能源和太阳海缆“三分天下”,搭建起新能源产业链条。
“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就是三家合作的产物。依靠得天独厚的海域和岸线资源,建设180MW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与海上风电、屋顶分布式光伏等一同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到2026年全县清洁能源占比将达四成。”潘添溪说,东山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胶膜、边框等配套项目,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