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凉城县举行。
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50万千瓦,风场内同步建设3座220KV变电站、35KV集电线路和3回220KV输电线路。
据悉,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36.28亿千瓦时绿色电能,节约标煤约125.57万吨,约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4.69万吨、二氧化硫2.21万吨、氮氧化物3.32万吨。
责任编辑:周末
作为京能查干淖尔电厂风光火储氢示范项目及锡盟特高压外送项目设在锡林浩特市的集中监测、控制中心,京能(锡盟)绿电控制中心(简称“绿控中心”)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监控、智慧运维”的新生产管理模式,可对京能在锡林郭勒盟特高压清洁能源项目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展示、智能分析及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通过科学技术与新能源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业务的方式,实现人财物的高度共享和协同运作。
风光火储氢光伏风电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转向新能源开发,尤其是光伏。众所周知,国家能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但截至2019年底,该集团光伏装机仅为113万千瓦,在能源转型的大目标下,这
国家能源集团光伏装机风光火储氢一体化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规划以沙漠、戈壁、荒漠(以下简称“沙戈荒”)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至2030年,总装机规模将达4.55亿千瓦,其中本地自用规模约1.4亿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为西北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地区新能源消纳形势日趋紧张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消纳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需求,亟需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与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推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新能源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4.5%,能源电力领域取得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投产商运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随着各国加速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全球能源治理由资源主导向技术创新主导转变。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加快推进新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先一步,不断开辟新的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新的绿色动能。
中国华能新能源产业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近日,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及多项问题及审计建议。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报告指出,5省部分地区不顾自身消纳、外送和配套保障能力上马新能源项目,个别已投产项目 2021 年以来已累计弃电50.13 亿千瓦时。
新能源项目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多项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举措。其中,对500千伏及以上配套电网项目,每年组织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内项目调整,并为国家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开辟纳规“绿色通道”,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纳规。
新能源消纳电力系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