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光伏EVA生产企业东方盛虹,决定进军磷酸铁锂产业链。
日前公司公告称,三级控股子公司江苏盛景新材料拟投资97.3亿元建设聚烯烃弹性体(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同时,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拟投资186.84亿元建设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
上述两项投资金额合计284.14亿元,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银行借款等。雷达财经注意到,公司账上资金并不充足,负债率接近80%的情况下,贷款空间可能也非常有限。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131.12亿元,总负债为1228.76亿元,对应负债率为79.29%。
4年前,东方盛虹借壳东方市场上市,此后通过收购盛虹炼化、斯尔邦等开启扩张步伐,公司以聚酯长丝为起点,构建起“炼化+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布局。但在激进扩张背后,公司的业绩面临着景气下行的压力,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63亿元,同比下降333.60%,环比下降151.05%。
年内总投资金额490亿
东方盛虹在扩张的路上继续狂奔,公司近日宣布了两个新的投资项目,布局POE(聚烯烃弹性体)及磷酸铁锂。
其中,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由公司三级控股子公司盛景新材料拟投资建设,投资总金额97.3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85.31亿元,建设期为2年。
该项目包括2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0万吨/年POE装置、30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
根据东方盛虹半年报资料,POE是指乙烯与高碳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通常所说的POE主要是指,辛烯质量分数大于20%的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
POE具有耐紫外老化性能,耐热、耐低温性能及电绝缘性能,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机械工具、密封件等领域。
目前,由于海外企业的垄断,国内尚未突破POE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壁垒。最新调研中,管理层表示相关技术将由公司自主研发。
公司预计本项目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35.79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7.39亿元。项目达产后,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另一个项目拟投向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括180万吨/年选矿装置、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40万吨/年湿法磷酸装置、28万吨/年湿法磷酸净化装置、5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装置。
该项目由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投资建设,总投资186.84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38.82亿元,建设期为2年。
磷酸铁锂是动力和储能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据高工锂电数据,2022年上半年,磷酸铁锂市场份额上升至53%,三元材料市场份额占比下滑至37%。
在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的价格也一路走高。今年11月4日,磷酸铁锂价格为17.3万元/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98.85%。
东方盛虹表示,本项目以磷矿为原料,建设从磷矿到磷酸铁锂的全产业链产品,以加快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布局。经估算,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1.46亿元,年均利润总额33.75亿元。
不过,磷酸铁锂虽有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点,但磷酸锰铁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且保留了磷酸铁锂的安全性,续航里程更长,具有逐步替代前者的趋势。
而且随着更多跨界玩家涌入磷酸铁锂赛道,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已经出现。信达证券预测,2022年磷酸铁锂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测算到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可达181万吨。
但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已超过300万吨,叠加今年上半年规划项目,合计规划产能已超过972万吨,远超需求。
对东方盛虹而言,上述总计284.14亿元的两个项目,只是今年以来的大手笔投资之一。
今年1月13日,公司公告称,拟投资建设二期年产25万吨再生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及配套加弹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8.38亿元;同时,二级全资子公司国望宿迁将投资建设二期年产50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6.12亿元。
3月24日,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纤维项目,总投资66.55亿元,项目拟分2期实施,每期建设期拟定为2年;同时,拟投资建设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74.71亿元,项目工程建设期为3年。
以此计算,仅今年以来,公司宣布的上述6个投资项目,累计总投资金额已达489.9亿元。
举债式扩张带来千亿负债
天眼查显示,东方盛虹成立于1998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2000年5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虹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而盛虹科技背后的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盛虹集团”)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江苏吴江盛泽镇盛虹洗沙厂。
新京报曾报道,缪汉根出身并不显赫,生于苏州吴江的他在高考落榜后进了村办企业,其后操盘村企改制为盛虹印染。改制后的盛虹印染,以民营企业的身份,抓住亚洲金融危机的机会,兼并了当时盛泽最大的国有印染厂东方丝绸印染集团公司。
1999年下半年,全球纺织市场景气回升,盛虹并购的企业全部开始盈利,凭借危机期间的收购,一举确立了盛虹印染在市场上的龙头地位。
2003 年,盛虹集团成立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建设20 万吨熔体直纺项目,正式进军化纤行业。这笔投资高达20亿元,震惊纺织业界。
2005年前后,随着盛虹热电厂发电运营,以及收购的苏州苏震热电有限公司,形成了盛虹热电板块。再加上几年前便介入的房地产业务,盛虹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印染、化纤为主业,以热电、房地产开发等为补充的业务模式。
2010年开始,盛虹集团继续向上游行业挺进。通过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管委会签约年产120万吨的烯烃项目,正式进军石化板块。
2018年,盛虹科技借壳上市,将旗下主营化纤生产业务的子公司国望高科并入东方市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公司完成重组后,更名为东方盛虹。
彼时,涤纶长丝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普遍共识,缪汉根将注意力转向能源,东方盛虹向炼化赛道扩张。
2019年3月,东方盛虹公告,斥资约775亿元投资建设“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并将实施主体盛虹炼化100%股权收购。
这一投资总预算经过两次缩水后定为677亿元,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
今年11月初的机构调研中,公司表示1600万吨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进入了芳烃装置的投料开车阶段,计划在11月中下旬乙烯裂解装置开车,完成全流程的打通。而根据原计划,项目应于2021年6月30日装置中交,并于同年12月31日投料试车。
此外,东方盛虹在2021年完成收购斯尔邦石化100%股权,交易对价143.6亿元。后者的EVA产能在全球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借此公司进一步将产业链拓展到化工新材料领域。
而不断铺大的资本版图,给东方盛虹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东方盛虹借壳的2018年,公司总负债只有89.12亿元;截至2021年底时,这一指标已经增加至1025.95亿元,激增超过11倍。
这期间,公司一直通过各种举债方式来解资金之渴。有媒体统计,公司在2018年-2022年7月通过公司债、定增、可转债等多种方式累计募得资金386.14亿元。
最新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公司总负债为1228.76亿元,对应资产负债率为79.29%,为历史新高。
其中短期借款213.1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35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64.38亿元,长期借款651.08亿元。而同期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有131.12亿元。
三季度扣非亏损超4亿元
在东方盛虹大举扩张产能以及收购相关公司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最近业绩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4.4亿元、248.88亿元、227.77亿元517.22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47亿元、16.14亿元、3.16亿元和45.44亿元。
其中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大部分原因就是刚完成对斯尔邦的收购。公告显示,斯尔邦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积实际实现净利润37.40亿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也就是说,斯尔邦在去年为东方盛虹贡献了近八成利润。
但这样亮眼的业绩表现并未能维持太久。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02.42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6亿元,同比下跌44.06%。
公司将利润下滑归结于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带来的成本上涨,国内疫情反复和欧美通胀引起下游需求端受到抑制等原因。
进入三季度,公司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凸显。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4.66亿元,同比增长17.14%,环比下降0.02%;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105.78%,环比下降106.22%;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333.60%,环比下降151.05%。
从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来看,原油、煤炭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叠加下游需求疲软,产品价格较弱、价差收窄,造成了公司三季度经营业绩承压较大。即便公司盈利能力较好的主力产品EVA,也因为硅料价格创新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游的光伏装机需求,使得景气度较二季度回落。
千亿债务压顶,业绩增收不增利的东方盛虹能否赌赢未来?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