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宣称,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六月。中国多地高温“超长在线”,用电量大幅上升。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低碳投资、可再生能源或将步入黄金时代。 《福布斯》杂志关注到了中国光伏赛道的盛况,并与光伏行业开拓者之一 阳光电源顾亦磊博士,展开了一场对话......(以下内容转载自福布斯专访原文)
1997年,还在大学校园的顾亦磊开始研究光伏逆变器。不过,90年代那会,中国的光伏行业尚未成形,他研究的东西被认为是“虚无缥缈” “不太可能有未来”。
无独有偶,也在这一年,具有战略眼光的曹仁贤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创立了阳光电源,其核心业务就是光伏逆变器。
大学毕业后,顾亦磊在台达、山特、伊顿等企业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电源技术研发经验。2015年,在董事长曹仁贤的极力邀请下,顾亦磊加入阳光电源,先后担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前沿技术的研发。
三年后,顾亦磊出任公司副总裁。现在,他担任高级副总裁兼光储集团总裁,主要负责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及充电桩三大业务。
2020年,碳中和目标确立,新能源板块一飞冲天。其中,集“光伏、风能、储能、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一体的阳光电源,也彻底“火”出了圈。然而,彼时的阳光电源已经在光伏领域默默耕耘了23年。
截至2021年底,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超2.24亿千瓦,年生产清洁电力3,152亿度,每年减少2.5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回顾光伏行业从起步到鼎盛的历程,顾亦磊感慨万千:除了时间的积淀,始终保持对逆变器、储能两大赛道的精准预判和布局,也让阳光电源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01 逆变器「开拓者」
1998年,阳光电源自主研发的光伏逆变器首次应用于南疆铁路;1999年开发国内首台用于电力系统的正弦波逆变器;2003年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光伏逆变器并网发电。
近年来,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今年6月,权威数据咨询机构IHS Markit公布了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Top10排名,阳光电源以47GW的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约241.37亿元,其中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营收达90.5亿元,同比增长20.44%。
顾亦磊认为,阳光电源能在业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对各个细分赛道的深入理解和布局。目前,业内只有阳光电源一家公司涉及组串、集中和模块化逆变器等多个细分领域,并全面覆盖户用、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应用场景。
二是舍得研发投入。顾亦磊强调,阳光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持续加码研发,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40%以上,这在光伏行业十分罕见。久而久之,“技术实力派”成了阳光电源最鲜明的标签。
02 储能「领头羊」
与逆变器一样,阳光电源也最早预判了储能赛道的巨大潜力。
2006年,阳光电源正式进入储能领域,经过16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已成长为储能领域的“领头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最新排名显示,阳光电源2021年储能系统全球发货3GWh,连续六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顾亦磊说:“当新能源渗透率较低的时候,电网对储能的依赖性不大,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成为主力能源时,储能就是刚需。”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具有不稳定性、间歇性,所以储能这块‘充电宝’必不可少。除了灵活调配资源,储能还能对新型电网起到友好支撑和协同作用,提供电网调频、调峰、黑启动、惯量响应、旋转备用、平滑输出、新能源消纳等众多功能。”顾亦磊解释道。储能赛道刚起步,便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甚至超越了光伏。尤其是近一两年,储能正呈“几何式”增长。
具体到储能业务,顾亦磊介绍道:“阳光电源不做电芯,但是做专业的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他将电芯比作为“肌肉”,而管理系统才是“大脑”。这是阳光电源储能业务的根本,也是研发的重点。
他强调,阳光电源的强项包含了“三个大脑”——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及能量管理系统(EMS),融合了电力电子、电化学及电网支撑三大技术,三者之间通过软硬件实现高度协调和配合。“我们把这称作为‘三电融合’。”顾亦磊表示,“目前阳光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甚至已经超越了光伏。”
03 未来想象力
对于未来的创新方向,顾亦磊认为,光伏逆变器将延续其管理组件的作用,并进一步向着更高的智能化迈进,例如未来可实现智能检测并修复故障,自动判断并清理设备内部灰尘等。
同时,随着光伏大规模并入电网,从辅助能源转变为主力能源时,光伏发电也要从适应电网转变为主动支撑电网。所以光伏逆变器需要新增更强的管理功能,例如补充大量算法。
以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为例,该技术原本应用在火电领域,用来保障电网的频率稳定。如今将其运用到光伏逆变器中,可以实现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灵活切换,同时大幅提升对电网的响应速度。
此外,随着补贴大潮的退去,效益成为光伏发电的生命线。如何通过产品与技术的突破,降低电站运维成本、保障重资产安全、提升电站整体收益,是光伏行业未来的重点课题。发电成本直接关系到光伏的度电成本。顾亦磊认为,对于逆变器来说,一方面是要降低自身本体的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自身的优化,来降低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及整体运维管理的成本。
相比风电,光伏更有前景,市场空间也更大。在政策、市场、资本的多方位加持下,众多企业蜂拥至光伏赛道,都想分一杯羹。“面对目前的局面,光伏行业的洗牌是肯定的。”顾亦磊表示。
事实上,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头部企业只有阳光电源和华为两家,与其他厂商拉开了很大差距。同时,光伏逆变器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相当成熟,留给新晋玩家的机会已经不多。
顾亦磊表示,虽然短期内因光伏行业的整体热度,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但长期来看,一旦潮水退去,技术上没有稳扎稳打的玩家就很容易“原形毕露、岸上搁浅”。
对于储能的预期,顾亦磊表示,未来储能势必成为全新的万亿赛道。今年阳光电源储能的营收预计将大幅增长,未来或将超越逆变器。谈到竞争对手,顾亦磊直言,储能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特斯拉,阳光电源正在不断追赶,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04 下一步棋,怎么走?
对于未来发展,阳光电源正在围绕新能源产业做出更全面的布局。
顾亦磊强调,阳光电源始终聚焦自己的主业——光伏逆变器及储能,并同时向着相关联领域拓展,但从不会偏离主线。
如今,阳光电源将“光风储电氢”(即光伏、风电、储能、电动车及氢能)五大赛道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几乎涵盖了所有新能源行业的热门领域。例如,在电动车领域,阳光电源推出了适用于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车载电源及充电桩等产品。在氢能方面,阳光电源推出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
“挑战和风险将始终存在。”顾亦磊在最后坦言,“由于光伏行业的供需关系比较复杂,何时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很难预测。所以,我们不能太激进,需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以便及时发现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并积极应对。这才是关键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