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光伏和储能风口上,一场关于逆变器的资本盛宴已然拉开帷幕。
继禾迈股份(688032.SH)、昱能科技(688348.SH)上市后,首航新能、古瑞瓦特和三晶电气3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也于近期纷纷递交上市申请。一时间,光伏逆变器的概念热度再次高涨。
过去两年里,以阳光电源(300274.SZ)、锦浪科技(300763.SZ)、固德威(688390.SH)、禾迈股份、昱能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掀起的投资热潮此起彼伏,备受市场机构推宠。若首航新能、古瑞瓦特和三晶电气能成功上市,意味着这些相识10余年的老对手们又将重回同一赛场竞技。
如今,光伏市场历经20年浮沉,逆变器企业的竞争格局已经高度集中。但近两年,各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在悄然生变,有的跳跃式跻身前三甲,有的则黯然“掉队”。
7月6日,光伏逆变器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市后,逆变器企业就到了拼综合实力的时候,品牌、产品性价比、渠道建设、服务能力、营销水平等因素都很重要。
扎堆上市
经过金融危机、光伏“双反”、“5·31”政策之后,我国光伏逆变器市场上活跃的企业大约20余家,且不少已登陆资本市场。
成立于1997年的阳光电源是行业“老大哥”,其凭借光伏逆变器起家,早在2011年11月便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电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如今,阳光电源的业务已经覆盖“风、光、储、电、氢”多个领域。
除此之外,已有越来越多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密集登陆资本市场。
2019年3月,锦浪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以组串式逆变器为最大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企业。2020年4月,上能电气同样实现深交所上市,该公司是集中式逆变器和集散式逆变器的代表。紧接着,5个月后,固德威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其是组串式逆变器代表企业之一。
光伏逆变器属于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根据技术路线不同,主要分为集中式、组串式、集散式及微型逆变器。当前,光伏逆变器市场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中,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为69.6%,集中式逆变器占比27.7%。
其中,集中式逆变器代表企业有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同时两家企业也对组串式逆变器产品有所布局;另外,专注于组串式逆变器的代表企业有华为、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和固德威等。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光伏逆变器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阳光电源2021年10月27日股价报收172.43元/股,总市值约2562亿元。同日,锦浪科技股价报收191.33元/股,总市值约716亿元。
当光伏逆变器概念关注热度尚未淡去,被称作微型逆变器“双雄”的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先后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禾迈股份和昱能科技均以高价超募发行引起外界关注。截至7月6日收盘,两家公司股价相比发行价大幅增长逾72%和235%,其中禾迈股份股价报收974元/股,总市值538亿元,昱能科技股价约547元/股,总市值438亿元。
相比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市场尚属“小众”,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昱能科技招股书显示,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185GW,同期全球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仅为2.28GW。但微型逆变器具备低压接入特性,有利于解决直流高压、运维触电、火灾等风险,具有较大安全优势。
除上述提及企业之外,目前涉足光伏逆变器的上市企业还有特变电工(600089.SH)、科华数据(002335.SZ)、科士达(002518.SZ)、英威腾(002334.SZ)、禾望电气(603063.SH)、德业股份(605117.SH)等,均占据着少量市场。
2022年6月以来,三晶电气、首航新能提交了拟深交所上市的申请,同时古瑞瓦特提交了拟港交所上市的申请。
数据咨询机构IHS Markit和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的信息显示,古瑞瓦特是全球最大的户用光伏逆变器和用户侧储能逆变器提供商,也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前十企业。
令人不解的是,相比同行奔赴A股,古瑞瓦特却选择港交所上市。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兴储世纪的总裁助理刘继茂告诉记者,古瑞瓦特之所以申请港交所上市也有公司实际考量。“古瑞瓦特克服了国内外光伏政策上波动,以及公司内部人员变动,将主业聚焦在户用逆变器和户用储能上,从产品性能、成本上着手,做到了行业领先,也引起了港交所高度关注。”
相比古瑞瓦特,三晶电气和首航新能的出货量相对靠后,但也是光伏逆变器行业里沉淀了10年左右的企业。招股书显示,两家公司主营组串式逆变器,应用于工商业及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
“座次”洗牌
在光伏逆变器企业集聚资本市场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IHS Markit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中,阳光电源取代华为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龙头,长期稳居榜首的华为跌至第二。紧随其后,锦浪科技跻身全球第三。古瑞瓦特、固德威和上能电气分别列居第四、第六和第八。在这份榜单中,6家国产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6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方面表示,“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努力拓展海外渠道,加速海外布局,由于产品品质基本与海外企业相当,而人工、制造成本较低,国内逆变器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海外出货占比提升,海外逆变器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IHS Markit的逆变器出货量榜单公布后,便引发业内热议。
此前,6月23日,阳光电源通过公众号发文称,公司以47GW的成绩摘下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第一的桂冠。而早在4月28日,华为光伏军团方面便回复媒体称,2021年华为智能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超过52GW。
记者注意到,2015~2020年,IHS Markit提供的全球逆变器出货榜单显示,华为均稳坐第一宝座。但事实上,过去几年,华为与阳光电源究竟谁是全球逆变器“出货大王”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争议仍在持续。
以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和固德威代表的组串式逆变器企业在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表现突出,尤其是锦浪科技犹如杀出的一匹“黑马”。
锦浪科技6月28日发布“排名喜报”称,根据调研报告,公司不仅在全球相关区域的分布式市场出货量排名领先,在地面电站的出货量也首次跃居全球前十。
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大型地面电站一般选择集中式逆变器,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电站则选择组串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不过。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组串式逆变器企业杀入地面电站市场,近年来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和固德威等组串式逆变器企业也陆续开始抢夺该市场。
加之,分布式光伏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尤其是2021年分布式新增装机量占比首次超过集中式,因此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和固德威在榜单上开始跳跃式前进。
相比之下,上能电气长期深耕地面电站市场,进入分布式市场略晚,且海外布局有待进一步开拓,公司的市场地位已有下滑趋势。
IHS Markit数据显示,近三年上能电气的出货排名在第八和第十之间摇摆,相较于多年前已有所下滑。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正积极发力分布式市场,在2021年还推出了第一代户用光伏产品。
光伏逆变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后,逆变器企业拼综合实力的时候到了,品牌、产品性价比、渠道建设、服务能力、营销水平等都很重要。另外,除了光伏逆变器市场的竞争,储能会是一个新的竞争赛道。
新增长极
当下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基本依靠逆变器产品成长壮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碳中和背景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保持增长,进而拉动逆变器的市场需求。不仅如此,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约10~15年,替换市场也将成为需求增长的重要部分。
除光伏逆变器业务,企业还积极发力光伏电站、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业务。
2011年上市的阳光电源较早便在光伏逆变器业务基础上,涉足了光伏电站、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业务,具有先发优势。
阳光电源于2013年介入光伏电站业务板块,目前涉及电站投资开发、运维等。2021年该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40%。据悉,阳光电源或分拆电站板块二次上市。
除阳光电源之外,锦浪科技、固德威、禾迈股份也在延伸电站业务。目前,三家公司主要涉足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实现资本助力后,对于该业务似乎也更加重视。
锦浪科技2019年进入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截至2021年,公司已投运的电站数量为177个,总装机容量约177.76MW。固德威进入略晚,其在2021年开始布局电站业务,主要涉及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和户用分布式业务,营收占比近7%。
相比之下,禾迈股份从事光伏电站投资和运营的意愿或并不强烈。禾迈股份曾在招股书中谈及参与某光伏项目称,“本意为获取市场渠道资源,促进自身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的销售,自身无意从事电站投资和运营。”
储能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2021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储能利好政策,推动了储能市场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
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光伏逆变器企业开启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光伏逆变器企业基本都参与其中,并在储能变流器(简称PCS,用于户用储能领域一般称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等领域布局。
中关村储能联盟披露的信息显示,在2021年全球市场中,储能PCS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包括阳光电源、科华数据、古瑞瓦特和上能电气等公司。
此外,在众多逆变器企业中,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规模相对更大,2021年已经实现31.38亿元的营收;当期,古瑞瓦特、固德威、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储能业务分别实现约6.71亿元、4.78亿元、1.76亿元和1.42亿元。除储能变流器之外,阳光电源还提供电池模组和能量管理系统,且在储能系统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储能领域之外,阳光电源和古瑞瓦特还关注新能源电动车相关业务。
阳光电源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较早,目前可提供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和充电桩。而古瑞瓦特在2021年推出智能充电桩产品,打通了从光伏逆变器到储能系统进而延伸到智能充电桩的全流程一体化智慧能源产品体系。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