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能源互联网/电改 > 正文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大力促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

来源:电联新媒发布时间:2022-06-17 11:24:42作者:邹磊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电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式,大力推动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途径。

推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意义

“双碳”目标下煤电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和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问题。2021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2021年10月出台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积极推进供热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2022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发挥存量煤电机组的应急调峰作用,继续合理新建支撑性、调节性先进煤电,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合理裕度。综观以上文件,国家政策对煤电的发展经历了由“严控增长”到“有序减量替代”,再到“继续合理新建”的演变过程。显然,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电在能源托底保供、助力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的意义。一方面,煤电是实现能源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全年发电量8.11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7%,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60%,即装机不足50%的煤电承担着全国2/3的发电任务。在“运动式”减碳和“妖魔化”煤电被纠偏之后,我国煤电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不证自明。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电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是我国能源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另一方面,煤电对大力发展清洁电力具有重要的支撑性、调节性作用。清洁电力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水电的“丰余枯缺”、风电的“反调峰”能力、太阳能受昼夜变化及阴雨天气影响等不稳定特征,无法独立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稳定需要。煤电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具备承担灵活调节电源功能的优势,能够满足深度调峰需求,在电力波动时是当之无愧的调峰主力。因此,应当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实现煤电和清洁电力优化组合,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我国煤电机组发展历程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电装机规模大幅增长,在有效支撑全社会安全稳定用电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煤电技术进步和清洁高效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三大动力”引进亚临界发电技术,再到本世纪初引进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使我国迅速跟上世界先进煤电技术发展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电力行业加快推进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先进煤电机组的自主研发和示范应用,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煤电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率最高、煤耗最低、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国内自主创新的高效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技术参数为:主蒸汽及再热蒸汽温度600/620摄氏度,压力32兆帕,设计供电煤耗271 克/千瓦时。中国大唐的东营项目,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技术参数为:主蒸汽及两级再热蒸汽温度600/620/620摄氏度,压力32兆帕,设计供电煤耗258.72克/千瓦时,该技术为世界首创,其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完全实现国产化。2021年,我国煤电装机规模11.1亿千瓦,其中超临界(共535台)和超超临界机组(共332台,其中常规600摄氏度超超临界机组184台,620摄氏度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126台、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22台)超过50%(尚有亚临界机组1142台);全国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02.5克/千瓦时,比2005年(370克/千瓦时)下降了18.2%,有效缓解了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增长。

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能源电力企业,中国大唐目前发电总装机容量16398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9%。其中,煤电机组9991万千瓦,占集团总装机的60.93%,占全国煤电总装机的9.2%。近年来,大唐集团坚决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电力保供和节能减污降碳,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存量机组升级改造,同时建成了一批以山东东营电厂为代表的清洁高效先进煤电项目。2021年,集团平均供电煤耗296.7克/千瓦时,比2005年(360.9克/千瓦时)下降了64.2克/千瓦时,单位发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仅相当于2005年的1.4%、3.3%和0.7%。2020年底投产的山东东营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煤电机组,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单轴“六缸六排汽”二次再热技术和近40项集成创新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98%以上。机组设计供电煤耗258.72克/千瓦时。投产后,供电煤耗257.8克/千瓦时,优于设计值0.92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2.82毫克/立方米、30.28毫克/立方米、1.58毫克/立方米,仅为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的65.2%、60.56%、15.8%。

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我国步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出力波动性较强的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中电力供应区域性、时段性紧张风险仍然存在,煤电在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2021年能源保供期间,煤电以47%的装机贡献了66%的发电量、支撑了75%的高峰负荷,充分彰显了其基础性、兜底性地位。但我国目前尚有亚临界及以下参数煤电机组近5亿千瓦,平均供电煤耗在330克/千瓦时左右。以中国大唐为例,亚临界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41%,30万千瓦及以下等级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44.98%。实现“双碳”目标,既是对煤电行业的巨大挑战,更是煤电加快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依托先进煤电技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目前,全国在役的近5亿千瓦亚临界及以下参数煤电机组,多数运行时间已接近或超过30年,具备淘汰或更新条件。建议合理新建清洁高效先进煤电,有序推进老旧机组替代,更好地发挥煤电基础保障和灵活调节作用。

二是积极构建煤电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煤、电价格疏导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煤炭与发电产业协同发展、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建议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重点解决煤电装机占比高的大型发电企业发电用煤问题;充分发挥煤电基础调节和送出通道优势,为煤电企业配置一定的新能源资源,促进“风光火储”一体化发展。

中国大唐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和先进煤电项目建设,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定扛好能源、电力保供责任,为确保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大力促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聚焦天开园建设创新优势,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落子南开,全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创服务生态圈,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天开高教科创园带动效应显著,全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区。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在绿色低碳创新领域领军作用凸显,聚焦新碳基物质催化合成、高端化学品与膜材料绿色制造、碳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综合交叉与智能创制平台等五大研究方向,设立一批跨单位、牵动性强、

双碳绿色低碳
2024-08-26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8月5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2024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对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于2024年投入发电运行、装机容量0.1MW以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根据确认的装机容量给予项目投资方不高于0.1元/瓦的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分布式光伏项目碳足迹双碳
2024-08-06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在6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七届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发表了关于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双碳目标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系统SNEC2024
2024-06-13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

新型能源体系双碳光伏扶贫工程
2024-06-01
全球影响力再升级!华晟稳居BNEF光伏一级组件制造商领先地位

全球影响力再升级!华晟稳居BNEF光伏一级组件制造商领先地位

当地时间11月2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揭晓了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光伏一级组件制造商的分级名录(Tier 1 PV Module Manufacturer),华晟再度荣耀登榜,为这一年的辉煌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高效且稳定的异质结光伏产品,华晟已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客户构建起坚实而长久的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华晟已成功向全球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光伏项目交付超8GW的异质结产品,为其在BNEF Tier 1榜单上的稳固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晟新能源异质结
2024-11-29
Elementa 金刚2电池模块通过日本JET安全可靠性测试

Elementa 金刚2电池模块通过日本JET安全可靠性测试

近日,天合光能宣布,其大型储能电池舱Elementa金刚2电池模块已成功通过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JET)基于 JIS C 8715-2:2019 标准实施的严苛认证测试。这使天合光能成为海外首家在日本储能市场获得该认证的企业,进一步证明了其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卓越性能。

天合光能新能源
2024-11-29
实力赓续!润阳稳列BNEF 2024年第四季度Tier 1榜单

实力赓续!润阳稳列BNEF 2024年第四季度Tier 1榜单

日前,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简称BNEF) 公布了2024年全球一级光伏组件供应商(Tier 1)名单,润阳股份凭借坚实可靠的组件品质、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及雄厚的可融资实力荣登Tier 1榜单,且已连续一年稳居榜上,充分体现润阳在全球光伏行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信誉。

润阳新能源光伏技术
2024-11-28
光启新程 链动未来 | 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亮相2024第二届中国链博会

光启新程 链动未来 | 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亮相2024第二届中国链博会

2024年11月26日,备受世界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CISCE,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链博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62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超100个国家和地区、10余家国际组织、30余个省区市组团到会参观洽谈。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党组书记任鸿斌主持。

中环新能源光伏新能源
2024-11-28
100MW!国能长源巴东农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100MW!国能长源巴东农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11月26日,长源电力公告称,近日,公司所属子公司国能长源巴东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东新能源)所属国能长源巴东县沿渡河镇 100MW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巴东光伏项目)取得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核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并完成涉网试验,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长源电力农光互补项目
2024-11-29
云南:1-10月太阳能发电量217.36亿千瓦时 增长150.3%

云南:1-10月太阳能发电量217.36亿千瓦时 增长150.3%

1—10月,全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平稳有序,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能源电力
2024-11-28
国家能源局:做好分布式电源出力及电压管控

国家能源局:做好分布式电源出力及电压管控

1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特性研究,推进新能源涉网模型库统一管理与参数开放,掌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稳定机理和运行特征。强化规划阶段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通过优化电源布局、完善电网结构、强化电网合理分区运行及黑启动能力等措施提升电网安全韧性,支持服务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从源头消减大面积停电安全风险和隐患。

电力安全电网
2024-11-28
天合跟踪:聚焦技术创新,电气数智化成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天合跟踪:聚焦技术创新,电气数智化成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近年来,天合跟踪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2020年率先在2P产品上应用了多点驱动技术,打造行业最省桩的2P产品;2022年推出搭载智合智能跟踪算法和智慧云平台的全新1P产品,引领国内智能跟踪技术升级;2023年行业首创用电气传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技术,让支架和电气数智化深度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电站的安全性与发电效率。

天合跟踪新型电力系统光伏电站
2024-11-28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大力促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