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什么将影响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发展进程?
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上,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亦伦在“以碳中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分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对能源转型达成共识,未来全球生态安全目标能否实现,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能源安全的实现则依赖于新能源发电、输电技术及储能技术的突破。”他说道。
以碳中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分论坛现场(来源:第一财经记者康恺)
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
李亦伦表示,近些年来,酸雨等极端气候现象频发,使民众愈发感受到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这使生态转型不再仅由各国政府驱动,还受到了民众大量响应与支持。
“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生态安全的目标能否达成,则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换言之,能源安全是实现生态安全的主力军。”他说道。
李亦伦进一步解释称,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提出要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在此背景下,未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一定是要以核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主。与过去相比,它会更加绿色和低碳,也会更加的安全可控。
李亦伦以中广核目前的项目举例称,公司目前的能源发电都依赖于核电和清洁能源,项目分布在广东、广西、辽宁等地。同时,公司也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等项目,此举正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有效支持。
如何从能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李亦伦表示,未来全球各国能否保障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进程是否顺利,其核心在于,各国能否从对能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李亦伦援引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部等机构的数据显示,在现有的全球减碳技术中,约有50%的技术没有达到足够的经济性和商用性,这为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他举例称,在光伏领域,传统的光伏技术的转化率已在提升,但距离真正大规模利用还有较大差距。比如,近年来,钙钛矿技术在光伏领域虽已有突破,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经济性低、商业转化性差,这使企业无法较好地利用这一技术。
他还表示,在核电领域,核电产业发展在技术和商业两端均有较大提高:设备和技术已很大程度实现国产化,成本造价已有明显下降。但是,未来核电技术能否匹配企业需求,也成为了目前核电产业不得不解决的课题。
李亦伦称,除发电技术要取得突破外,输电技术、储能技术能否有所提升,也决定了未来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发展进程。
“在远距离输电方面,企业需要在技术端考量如何在输电过程中减少损失。在储能方面,在利用新能源发电时,需要一定的储能方式结合才能实现连续供电。储能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和抽水储能等。在储能的经济性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开放方面,尚需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只有通过全球合作、科研攻关、技术共享,降低各类技术的成本,实现其商业化,才能保障全球的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他说道。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康恺;原标题:中广核副总经理李亦伦:实现生态安全目标,需从能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