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与新特能源(以下简称“新特能源”)及上饶市晶科能源(JKS.US)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对新特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新特”)增资扩股,并以内蒙古新特为主体,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多晶硅是光伏产业上游的核心原材料,目前国内产能大约有42万吨。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必将随之扩大,因此三家公司联手增资硅料生产企业,是在完善光伏产业链的布局,提高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
光伏行业快速发展
硅料价格大幅上涨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积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促进光伏行业持续降本提效,光伏组件价格总体趋于持续下降趋势。
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叠加“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政策影响,光伏行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价格急剧上涨的硅料却不断冲击着刚进入平价之年的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再次迎来供应链的严峻挑战。
6月9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会议主要讨论今年以来光伏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会议指出,从年初至今光伏硅料的价格上涨超150%、硅片上涨接近60%、电池片上涨4%、组件上涨8%。
光大证券表示,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意在缓解前期上涨趋势过快的硅料价格,一方面可以平稳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压力从而提升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改善2021年的新增装机量预期,保障产业链共同发展。
根据PVInfolink数据显示,今年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普遍升高,但各环节价格涨幅差距较大。兴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2021年底名义产能将会达到71.7万吨,有效产能合计170GW。硅料新增产能有限,价格将全年强势。
组件企业联手入局硅料
保障原材料长期稳定供应
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晶澳科技与新特能源、晶科能源协商一致,决定对内蒙古硅材料公司增资扩股。三方签订了《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项目暨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
公告显示,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新型工业园区山格架化工园区,项目总投资87.99亿元。而负责投资建设的内蒙古新特成立于2021年2月9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硅及相关高纯材料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多晶硅生产相关的化工副产物的生产及销售等,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而设立的项目公司。
协议显示,新特能源对内蒙古新特增资28.1亿元,晶科能源增资3.15亿元,晶澳科技增资3.15亿元。增资完成后,内蒙古硅材料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变更为35亿元,新特能源持有内蒙古硅材料公司82%股权,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分别持有内蒙古硅材料公司9%股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家公司联手,可以从三个方面应对行业风险:其一,全产业链企业可以降低各环节成本,减少供应链摩擦;其二,全产业链企业可以对抗周期因素,光伏产业从补贴向市场激励的过程中,各环节可以对冲风险,互为依托;其三,全产业链的光伏企业可以更好的拓展技术,品质更加稳定。”
作为协议签署方之一的晶澳科技表示,按照公司新建的一体化产能项目建设进展,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超过40GW,硅片和电池环节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80%左右。根据公司对未来产能的规划,后续将会继续扩大硅片、电池及组件的产能优势。本次对外投资,参股多晶硅生产项目,有利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符合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规划。
胡麒牧表示,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无法满足光伏行业发展,每年要进口10万吨左右。在需求预期和现实的价格上涨双重作用下,光伏企业有很强的动力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增强对原材料供应风险的抵御能力,通过布局上游原材料来实现保供稳价。另外,此次晶澳科技布局的是高纯度多晶硅项目,这是考虑了产业升级因素,以及未来上游产业可能出现的产能相对过剩而做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