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表示在2025年前争取实现达峰。四川省提出,成都、广元等已经作出承诺的地区要锚定目标推进达峰;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
由于城市是经济产出占比较高,同时也是高排放经济部门高度密集的区域。因此,城市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无疑对全国至关重要。近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城市能源周刊》采访时强调,低碳产业集群的投资、建设或将是实现城市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文|本报记者 张胜杰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脱碳势在必行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怎么理解产业集群?目前主要有哪些类型?
林伯强:通常来说,产业集群的所在地及周边存在刚性且规模化的能源需求。不同行业、多个主要产业实体的集聚,可方便实现跨行业分工协作,并实施清洁、低碳、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的大规模部署。
从规模上看,产业集群比工业/产业园区还要大;从类型上看,产业集群主要有两种——跨部门产业集聚和特定部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成功在于群内公司实体追求规模经济和利益最大化。
首先,群内公司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其次,产业集聚降低了群内公司的经营成本,如地理位置的相近可直接降低运输成本。此外,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人们近距离的相互沟通促进知识的快速流通,以达到刺激创新的目的。而群内公司相互支撑所带来的竞争力提升也会对群外公司产生影响。
然而,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集约使用和环境保护等约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脱碳势在必行。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为何通过产业集群能够加速实现城市“碳中和、碳达峰”?
林伯强:首先,全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各种高排放部门在地理位置的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大规模部署、环环相扣的多元解决方案将加速这些部门的脱碳。单一的能源解决方案成本较高,但是在产业集群内部署能源方案可以实现规模化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产业集聚更有利于通过在集群内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的能源和材料,推动集群内的循环经济。传统产业通常采用一种“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排放污染”的单向模式,特点是高生产、高消耗、高排放。产业集群则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将生产的废弃物实现群内的循环利用,例如在中国内蒙古和陕西地区的铝化工产业集群,采用煤发电、用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循环发展模式。
最后,产业集聚更有利于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布置和创新升级。当前中国低碳技术,例如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US),在技术上可行,但是在经济可行性上有待提升。产业集聚则可以通过大规模布置这些低碳技术,提高其经济可行性,从而为这些低碳技术提供一个孵化的温室。同时,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低碳技术未来的创新升级。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可先行先试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目前,我国主要适合在哪些地区开展产业集群脱碳?
林伯强:个人认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都可以尝试开展。如,长三角地区作为当前国家碳排放的一个重点区域,区域高耗能、高碳化的能源特征非常显著。
但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扎实基础,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最集聚的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地区光伏、氢能、储能等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因此,我个人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率先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成熟之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当下,推行产业集群化降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林伯强:我个人认为,目前最大挑战是缺乏政府引导,决策层在理念层面普遍还没有意识到产业集群化脱碳的重要性。据我了解,在国外已经开始重视产业集群化降碳,而在中国其还仅是一个方向,还只处于实践初期,面临各种挑战在所难免。
综合能源系统建设
要提上日程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在您看来,应如何对产业集群进行脱碳?
林伯强: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的消费。一个可行思路是针对同地产业集群,通过创建一个灵活、有弹性和可持续的综合能源系统,来帮助产业集群实现脱碳。
该综合能源系统不仅包括清洁电气化、城市高效建筑和智慧能源基础设施,也需要包含水、废物和材料的循环经济利用。
首先,需要提升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化水平,这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要素;其次,提升产业群内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平。
具体而言,可将一些中低温度、压力的工业工艺直接电气化,以提高群内电气化水平;充分利用周围生产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热能,例如光伏屋顶、生物质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确保电力和热源的绿色化;重视发展共享智慧基础设施,例如微电网和储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力的灵活调度。
再次,重视发展氢能,将氢能作为无法实现电气化的工业过程、建筑供暖和运输的替代燃料。同时,氢能也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器,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的波动性,方便能源供应商跨部门调配和整合能源。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氢气所需能源应尽可能利用最经济的资源生产近零排放的氢气(绿氢)。
最后,在产业集聚群内大规模布局低碳技术,将生产电力和氢气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再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重新利用到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去,实现产业集群内的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