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户用光伏整体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县企合作,按照自愿的原则,开展户用光伏整县、整镇推进的工作。
至此,全国已经有包括山东,福建、陕西、广东在内的五个省出台类似政策。对此,伏妹之前也分析过,整县推进模式下,必然将是央国企占主导。
事实上,在集中式电站领域,一直也是央国企占大头,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能源央企也开始进入光伏行业。
对于行业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对于在行业中大量存在的民企,应该如何分蛋糕?如何与央国企合作?
越来越多的民企开始采用“民企开发、央企持有”的合作模式,这类模式主要有四种。
模式一:收购方控股项目公司母公司
合作前,合作方已成立项目公司,并在其上层设立了夹层公司作为股权合作平台,收购方获得平台公司控股权,实现间接控股项目公司。双方后续共同以项目公司名义开展项目开发。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因股权合作平台为项目公司的母公司,项目公司直接股东没有变化,规避了倒卖路条的风险;
2)可达到进入即控股之目的,减少了后续整合的管理成本。
模式二:收购方参股项目公司
合作时项目公司已经成立,收购方在建设期以参股方式成为项目公司股东,在建成投产后成为控股股东。
通常情况下,收购方即使在建设期作为小股东,也会要求项目按照其工程质量标准进行建设,并一定程度上介入工程管理工作。
在合作方未设立项目公司母公司作为夹层公司的情况下,收购方以小股东的身份进入项目,未实质改变项目公司控制权,一般也不会被认为倒卖路条。
模式三:附条件的BT模式
该模式下,双方事先约定项目后续收购价格或定价原则,并约定收购的技术和商务条件(如工程质量标准、需取得的行政审批文件等),待项目建成且满足约定条件,收购方收购项目部分或全部股权。
采用这种模式,直至项目建成后才对是否收购进行决断,可以更加有效地隔离项目建设期的风险;但因为在建设期没有任何股权形式的投资,对项目建设施加的影响比较有限。
模式四:承债式的BT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流程与上述“附条件的BT模式”类似,核心点在于:通常合作方本身即作为项目的EPC商,与收购方合作前即已与项目公司签署EPC合同,将项目所有成本纳入EPC中;建成后以接近零价向拟收购方转让项目公司股权,后续由收购方作为项目公司新股东承接项目公司EPC债务,向合作方付EPC款,合作方通过EPC款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