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深度 > 正文

中南大学潘安强教授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综述: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

来源:能源学人发布时间:2021-04-14 15:45:25

【成果简介】

为了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随着科技爆炸式发展,人们对储能有了更高的需求,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理论容量低,已然限制了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比能电池的需求。锂金属二次电池因其比能量高,成为下一代储能电池的热门选择。然而,锂金属电池中几乎所有组件都面临着实际挑战,主要集中在锂金属负极上,包括沉积不均匀,枝晶生长、体积膨胀大和SEI膜不稳定等,严重的损害了电池的安全性及循环寿命,限制着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应用。传统锂金属电池制造技术在控制组件的几何形状和结构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限制来电池的性能。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它可以无需依赖任何模板精确控制从微观到宏观的形状与结构,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近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潘安强教授围绕“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主题,在国际著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g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综述文章,周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文章结合锂金属二次电池所面临困境以及3D打印锂金属电池的独特优势,总结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3D打印技术,回顾了3D打印技术在锂金属电池各组件的应用进展并对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的设计原理和实际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webp
图1. 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的主要技术及各组件应用示意图

 

【文章亮点】

1. 从机理层面分析并总结了3D打印在锂金属电池各组分中的优势。

2. 总结和对比了四种代表性的3D打印锂金属电池技术(IJP, DIW, FDM, SLA)的特点,建立了打印组分与打印技术之间相互联系。

3. 总结3D打印技术在锂金属电池各组件的应用进展,并给出了3D打印组件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4. 汇总了3D打印锂金属电池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文导读】

2.webp (1)
图2.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总结与展望

 

3D打印锂金属电池的优势:

正极设计:3D打印可精确的设计正极电极结构,实现二维电极转为三维电极可控转变,可提高电极表面活性,缩短离子传输距离,实现高载量正极制备。

结构化负极: 通过3D打印构筑结构化锂金属负极,可增大电极的比表面积,将总电场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多孔电极中,达到降低有效电流密度,均匀沉积和抑制电极体积膨胀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

隔膜/固态电解质设计:3D打印隔膜可实现隔膜结构合理化设计,从而均匀的离子通量,减少锂枝晶的形成。为了使固态锂电池也获得高的离子电导率,通常需要将固体电解质掺入正极的活性材料中,这种固-固结合的界面必须是无缝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充放电过程中所造成的几何变化。3D打印可精细优化界面结构,满足固态锂金属电池中严苛固-固界面要求。

3D打印锂金属电池挑战与未来:

目前3D打印锂金属电池存在许多挑战,包括原材料选择范围小,不同组件打印的兼容性差,严格电池组装条件,打印精度低等问题,未来应该探索多样化打印原材料,开发更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或者联合其他先进技术以提高打印的精度和效率,简化打印后处理过程。同时在打印电池器件方面,可开发固态锂金属全电池一体化设计,探索特殊定制应用(如:柔性,可穿戴及不规则图案锂金属电池)。

Shuang Zhou, Ibrahim Usman, Yijiang Wang, Anqiang Pan, 3D printing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DOI:10.1016/j.ensm.2021.02.041

来源:能源学人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再度携手,共建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

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再度携手,共建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

11月29日,天合光能-复旦大学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天合光能光伏技术
2024-12-04
实力赓续!润阳稳列BNEF 2024年第四季度Tier 1榜单

实力赓续!润阳稳列BNEF 2024年第四季度Tier 1榜单

日前,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简称BNEF) 公布了2024年全球一级光伏组件供应商(Tier 1)名单,润阳股份凭借坚实可靠的组件品质、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及雄厚的可融资实力荣登Tier 1榜单,且已连续一年稳居榜上,充分体现润阳在全球光伏行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信誉。

润阳新能源光伏技术
2024-11-28
纤纳光电与美国葡萄太阳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纤纳光电与美国葡萄太阳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5日, 美国葡萄太阳能公司(Grape Solar)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美国市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葡萄太阳能公司董事长兼CEO袁海洋先生、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姚翼众博士签署了这一里程碑协议。中伦律师事务所美国合伙人蔡荣伟博士等出席签字仪式。

纤纳光电光伏技术
2024-11-26
正泰新能亮相哥伦比亚未来能源峰会,推动光伏技术引领能源转型

正泰新能亮相哥伦比亚未来能源峰会,推动光伏技术引领能源转型

当地时间10月29-30日,哥伦比亚未来能源峰会(Future Energy Summit Colombia)正式召开,正泰新能受邀出席,拉丁美洲销售总监Camilo Navarrete参加了题为“Constructive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as Allies in the Energy Sector Competition in the Andean Region”的主题研讨会。

正泰新能光伏技术
2024-11-12
钙钛矿企业可参与!北京市启动绿色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申报

钙钛矿企业可参与!北京市启动绿色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申报

本次目录产品征集主要面向电解水制氢装备、液氢装备、固态储供氢装备、氢气压缩机、高温燃料电池、氢燃机、高能效锂电池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大功率飞轮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固态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绿色能源装备领域和方向。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绿色能源
2025-02-21
河南大学李萌&厦门大学王露遥最新JACS:26.2%!定制晶格匹配咔唑自组装分子用于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河南大学李萌&厦门大学王露遥最新JACS:26.2%!定制晶格匹配咔唑自组装分子用于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SAM中,m-PhPACz表现出最有利的特性,其最大偶极矩为2.4 D,O-O距离与相邻钙钛矿晶格中的对角铅离子完美对齐,从而增强了SAM-钙钛矿相互作用,促进了高效电荷提取,并提高了界面稳定性。因此,基于新型SAM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6.2%的功率转换效率,提高了12.9%。此外,这些器件表现出出色的光热稳定性,在85 °C下1000小时后仍保持其初始效率的 96%,在紫外线照射300小时后仍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2-20
26.81%!浙江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实现新突破

26.81%!浙江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实现新突破

近日,白马湖实验室与苏州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小面积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权威认证,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81%,刷新世界纪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
2025-02-14
武汉大学肖旭东&宫俊波最新AM:29.03%!反应性等离子体沉积ITO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缓冲层

武汉大学肖旭东&宫俊波最新AM:29.03%!反应性等离子体沉积ITO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缓冲层

2025年2月10日武汉大学肖旭东&宫俊波于AM刊发反应性等离子体沉积ITO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缓冲层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展示了反应性等离子体沉积(RPD)在制造氧化铟锡(ITO)方面作为反式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有效缓冲层的潜力。该方法使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达到21.33%,显示出卓越的热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优化后的器件在带隙为1.67 eV的情况下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1.252 V开路电压,从而实现了0.418 V的极低开压损失,这归因于电子提取的改善、界面缺陷的减少和表面复合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2-12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南大学潘安强教授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综述:3D打印锂金属二次电池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