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光伏+”可以与很多行业联手,除了传统的基础行业,包括5G基站建设等,都可以实现较好的结合。
当日,以“光伏新十年 赋能新创变”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50余位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余位光伏行业专家学者、400余家产业龙头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政策配套、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焦点问题展开智慧碰撞,共话光伏发展新路径。
刘汉元在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多年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中国光伏产业推动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目前,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大多数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角度考虑,用10年到20年时间,加快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现能源增量的70%、存量的30%到50%的可再生清洁化替代,就能将国家能源供给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劳永逸地解决石油进口可能被“卡脖子”的问题。
过去十年,拥有可再生、永久性、零排放、绿色清洁、资源重组等特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据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介绍,在光伏行业,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从上游材料到中游组件再到下游电站投资能力的国家。中国企业拥有全球60%至70%的光伏产业链资源,是全球发展新能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光伏企业凭借极强的韧性,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刘汉元看来,光伏与各行各业的有机结合,探索“光伏+新应用场景”的有效模式,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新基建进程。“比如,‘光伏+5G’,郊外的5G基站建设,利用光伏可以实现独立供电,这就比从原来的电网上新拉电线更节约成本。”刘汉元表示,“光伏+”还可以在局部形成微电网,再与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相结合,以强化电网的支撑能力。
今年以来,通威集团陆续启动了成都淮州新城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二期项目等新能源重大项目,并发布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对此,刘汉元表示,从展望未来能源结构的角度出发,能源转型的时候已经到了,无论是从成本、资源,还是从环境的压力,全世界已基本形成足够广泛的共识。“基于通威全球领先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生产工艺,我们觉得在适当的适合向行业阐明我们的发展目标、规划等,也是一种信心的支撑。”
早在2007年7月,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就提出“光伏扶贫”概念,并率先捐资5000万元设立“思源·阳光计划”。该计划将中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农村山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大规模能源改造,提供清洁的太阳能生产、生活用电。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通威集团还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将光伏与农林牧渔等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种养殖”产业,助力贫困民众增加收入,加快其告别贫困的步伐。
“光伏在脱贫攻坚里的应用,能让当地民众的收益得到长达20年甚至25年的保障。”刘汉元强调,老百姓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将有效地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