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广泛工业应用价值的浮法玻璃持续涨价,令深加工企业及后续产业链均陷入困境。
今年5月份以来,浮法玻璃价格持续上涨,近日更是创下近10年新高。目前华南市场浮法玻璃价格接近2500元/吨,其他地区均超过2200元/吨。
时代周报记者独家获悉,12月23日,山东省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济南召开了行业自律、自救协调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自1月15日起放假45天。
在一些加工企业看来,一旦集体放假,势必将减少对上游玻璃的采购及需求,或有助于引导玻璃价格趋稳。
这已不是地方玻璃加工企业的第一次联合反抗,此前广东、武汉、宁夏、合肥等多地玻璃加工协会或企业都采取过相应的应对措施。
玻璃下游联合反抗
相关参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三十余家山东玻璃深加工企业在协调会分析了当前玻璃深加工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问题,共同探讨脱困策略,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参会人士透露,与会企业一致表态,“即日起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现阶段不再购进原片。在‘赔钱状态’下压缩订单排产,决定自1月15日开始春节放假,假期至2月28日,放假45天。”
针对浮法原片企业,联合声明呼吁,“在目前‘高利润’前提下,以大局为重,兼顾产业链的良性健康发展,不要竭泽而渔,降低或稳定玻璃原片价格。”
此外,针对下游客户以及终端企业,联合声明称,“以长期合作为基础,体谅目前玻璃深加工企业的艰难处境,接受成本涨价的事实,不要雪上加霜。在产品价格、交期上给与玻璃深加工行业适当的理解和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9日,数十家广东玻璃深加工企业也召开了类似性质的协调会,共同决定生产计划排产到1月15日,放假45天。
事实上,在今年8月,武汉玻璃行业协会、宁夏玻璃行业协会、合肥市玻璃商会、山东省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陕西省建筑材料联合会玻璃深加工分会等就曾针对浮法玻璃涨价行情发布了倡议书。
彼时倡议书就呼吁上游原片企业兼顾行业良性发展,不要频繁大幅上调价格。但显然,玻璃价格随后的走势并没有向倡议书发布时深加工企业期待的那样。
产能政策补漏
玻璃涨价行情的原因,或与相关的政策有关。
《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12月31日印发,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彼时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压减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过剩产能,推动技术进步,加快联合重组,优化结构布局。
根据该政策,玻璃行业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确有必要新上的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开展减量或等量置换。
这也意味着,在产能置换政策下,企业一旦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就要压缩浮法玻璃产能,加剧浮法玻璃供求的失衡状态。
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针对浮法玻璃的限制政策仍未放开,但针对光伏玻璃政策已有所松绑,在现有政策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浮法玻璃产生挤压效应。
今年12月16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下称《修订稿》)的意见,将光伏压延玻璃和汽车玻璃纳入了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的范围中。
北京地区一位券商分析师称,“政策对于光伏玻璃的松绑可以避免企业因增加光伏玻璃产能而对浮法玻璃产能产生挤压效应。但针对浮法玻璃的产能限制政策仍没有放开。目前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叠加年底赶工需求,供求关系仍将处于紧张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