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你们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清洁能源,坚持创新驱动,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示精神与落实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有机融合,把公司发展规划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助力青海省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率先在国内建成了从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了“黄河光伏”名片,有着“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青海、青海光伏看黄河”的佳话。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主要负责黄河上游的水电与新能源的开发,以清洁能源为主,目前总装机容量2377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89%。其中,已建成光伏电站54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69万千瓦,到年底光伏装机将达到699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运营商地位。
中国唯一的电子级多晶硅项目
电子级多晶硅作为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原材料,已成为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支撑。2010年,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建成年产33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采用世界上先进、成熟的改良西门子法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目前在国内集成电路用多晶硅市场占有率约15%,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并批量销售电子级多晶硅的企业,稳定客户增加到5-8家,产品能够满足8英寸及以下集成电路硅片要求,正在与下游企业合作完成12英寸单晶硅片试制和验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产品已完成韩国SK公司多次样品检测,正在进行连续投炉测试验证。近两年发货量连续超过200吨,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今年前7个月已销售258吨,创历史新高。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攻关,填补了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基础材料国产化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的局面。作为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应用示范企业,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加快推进“电子级高纯多晶硅工艺系统升级改进”和“用于芯片硅外延制造的三氯氢硅产业化研究”两个示范项目,进一步增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配套供给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
2019年8月14日,“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电集成电路硅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和“青海芯测科技有限公司”隆重揭牌,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为青海省加强高端硅材料研发,守护国家信息产业安全注入双动力。今年6月份,青海芯测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中国检验检测机构CMA资质认定,成为青海省及国家电投集团首家涵盖集成电路用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全部检测项目的实验室,也成为行业内极少数获得CMA、CNAS双认证的实验室。
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电池及组件转换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建成电池产能1100兆瓦,组件产能625兆瓦,均为高效电池组件产品,量产的PERC双面电池叠加SE+热氧化工艺效率可达22.6%以上,量产的TOPCon电池平均效率23.2%以上。
2018年8月,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建成国内首条量产规模转换效率达23%的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经过两年的钻研攻关,目前IBC量产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6%以上,成为我国光伏IBC电池及组件先进技术发展的领跑者,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8月9日,在2020年SNEC展会上,德国T?V莱茵向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颁发IBC单玻组件认证证书。至此,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在完成IEC61215/61730:2016标准全项测试及严格的工厂审核后,成为国内首家IBC单玻及双玻电池组件均获得德国T?V莱茵IEC新标准认证的光伏企业。
国际领先的水光互补技术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运维中,以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为解决好光伏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研发了水光互补协调运行的模式,建设了全球最大的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将不稳定的光伏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提高了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较好地实现了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安全并网问题,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由国家能源局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青海省和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光伏电站与水电站联合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在龙羊峡水电站水库左岸,直线距离约36公里处是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的水光互补电站,这座电站被视为一台“虚拟水电机组”,所发出的电能以33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接入龙羊峡水电站,通过水轮机组的快速调节,将原本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稳定电源,以两个电源组合的电量,利用龙羊峡水电站的送出通道送入电网。
光伏发电只在白天发电,晚上出力为零;当光伏电站发电时,电网中其他电源需调整出力,让出负荷由光伏发电供电;当云层飘过时,光伏电站出力迅速下降,其他电源的出力必须迅速增加,补充光伏发电减少造成的电力缺额。
水光互补技术在国际上尚属首例,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为我国清洁能源提供了多能源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水光互补技术对水电站调节库容的要求不高,具有一定调节库容的水电站均可配置。水光互补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14.94亿千瓦时,对应到火力发电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二氧化硫3944.16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
“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是全球唯一一个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的实证试验基地,不仅对整个太阳能光伏电站各种技术进行实际考证,甚至为中国乃至全球太阳能领域的发展都将作出重要的贡献。”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评价道。
近几年,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但相关的技术研究仍显不足。对于新型设备和材料,缺乏户外实证测试分析手段和方法,同时,对于己建成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性能评估方法、测量设备精度、设备布置方案等均不成熟,评估方法单一,无法对己建成光伏电站进行有效评估。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建设具备试验功能的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43兆瓦,于2013年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2016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同年6月底投产发电,二期新增储能对比区,设计容量20兆瓦,于2018年6月26日成功并网发电。
这是全球唯一、品种最全、方案最多、样本分析最权威的光伏发电户外检测实证平台,让148种光伏主流技术及产品同台对比。设有组件对比、逆变器对比、支架对比、设计对比、综合对比、储能对比6个试验区,组件、逆变器2个室内外测试平台。并预留后续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区。
实证基地设备囊括了国内外光伏知名制造商生产的组件、逆变器等,涵盖国内外多种最先进的技术,选用26种组件,21种逆变器,17种支架,展示30种设计理念、15种新设备、30种新材料以及4种电池的储能技术。为全球光伏行业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研发、规范编制、投资效益分析等提供实测数据,是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型和战略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将有力推动全球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提供技术支撑。
新能源电站智能管理和大数据分析
针对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阶段的建设和运维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4G网络、智能手持终端、手机APP软件、数字信息等技术,分别建设西宁和西安新能源生产运营中心,打造“互联网+光伏”的智能光伏电站,实现“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实时维护”的智能管理模式,显著提升发电量和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效率。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通过新能源电站的数据平台和一体化智能运维平台建设,2019年光伏单位装机运维管理人数同比下降9%。
黄河公司光伏发展历程
2010年,黄河公司在西藏建设了10兆瓦光伏电站,是西藏自治区光伏电站的样板工程,首次在施工建设中保持生态原貌。
2011年,黄河公司建成格尔木200兆瓦全球单体最大光伏电站,该电站是当年世界上一次性投产,单体投资最大的光伏电站,也标志着中国光伏电站由几十兆瓦开始向百兆瓦级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国际百兆瓦级光伏电站的设计及建设标准。
2012年,在格尔木光伏电站建设中首次应用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支架基础代替接地极的方式取消了接地网,对环境更加友好,使电站的可靠性提高4.3%,系统效率提高1.4%。
2013年,黄河公司联合华为成立创新中心,运用4G网络、电力载波、蓝牙等技术,推广智能光伏。
2014年起,为解决好光伏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问题,黄河公司研发水光互补技术,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装机容量850兆瓦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由国家能源局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2015年,黄河公司在格尔木200兆瓦智能光伏电站向全球发布智能光伏电站技术,电站运维由常规向智能化开始转变。
2015年,黄河公司作为援建单位承担了青海省玉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历经600多天的建设,建设独立光伏电站261座,发放光伏户用系统40532套,用带储能的分布式微网解决了玉树18.5万人的用电问题。
2015年,黄河公司第一个切片项目——西宁400兆瓦切片一期200兆瓦单晶切片项目顺利投产,打通了全国唯一一个从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的完整产业链的关键一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电池生产线,提出“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的指示。
2016年,黄河公司建成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总装机容量达143兆瓦,让148种光伏主流技术及产品同台对比,是全球唯一、品种最全、方案最多、样本分析最权威的光伏发电户外检测实证平台。
2017年,黄河公司率先采用N型双面组件、PERC双面组件+平单轴支架,发电量较传统方式提升7%-22%,实现了从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到电站设计集成的再次革命,使其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设计的主要选型方案。
2017年,黄河公司与华为公司联合开发的光伏组串智能IV诊断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成功应用,并在行业广泛推广,智能光伏电站从青海走向全球。
2018年,黄河公司联合杜邦向全球发布双面组件透明背板,其融合轻量化、呼吸性、高增益的几大核心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双面组件发电水平,成为促进产业平价上网的“基石”。
2018年,黄河公司运用“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实时维护”的智能管理模式,建成了新能源运维和大数据分析中心,从此国内光伏产业从粗放进入了精细化管理时代。
2018年,黄河公司成立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了国内唯一一个涵盖从硅材料到组件回收全产业链的18个研发平台。
2019年,黄河公司建设的国内首个高智能化、量产效率超过23%的N型IBC电池生产线产品下线,N型IBC电池组件生产线将使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提高4个百分点,驱动产能实现翻倍,引领行业向更高端的技术发展。
2019年,黄河公司应用大规模光伏电站组件无人机EL检测技术,大幅提高检测效率,验证组件制造、安装工艺,快速准确查找组件缺陷,帮助降低故障弃光电量,极大地提升了电站质量精细化管理程度。
2019年,黄河公司编制光伏电站EL实时在线检测国际标准,已通过国际标委会工作组前期立项论证,是国内企业首次牵头编制IEC-TC82的光伏国际标准。
2019年,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平台增加到18个,初步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光伏产业创新研发平台。
2020年,运用多项新工艺、新技术,用最短时间一次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项目。
截止目前,黄河公司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69万千瓦,每一座电站都引领着全球光伏电站发展的方向。在光伏制造、电站运营、电站设计建设、行业标准制定、系统集成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在国内的光伏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