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光伏市场遍地开花,中国产能供应全球
(一)2019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2019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持续稳步增长并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全年新增装机量约115GW,同比增长8.5%,依然保持全球最大新增电源的地位,累计装机容量约626GW。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全球有效产能分别提升至67.5万吨、185.3GW、210.9GW和218.7GW。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其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持续加码产能,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在全球占比分别提升至69.0%、93.7%、77.7%和69.2%,分别增长了7.4、2.9、4.0和0.9个百分点。
(二)2019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三)2020年发展展望
展望2020年,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全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空间增速放缓。2020年3-4月,海外疫情爆发,多个GW级市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协会对2020年全球光伏并网规模进行了下调,从130-140GW调至110-135GW。其中,对于中国光伏市场的规模预测也从35-45GW下调至32-45GW。制造端,伴随着落后产能退出、头部企业扩张带来的产业加速整合,预计2020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制造端盈利水平趋于合理,技术进步进一步加速。应用端,随着光伏发电在各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将愈发凸显,光伏应用将进一步呈现多样化。
第二篇: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67.5万吨,同比增长7.5%;全球多晶硅产量50.8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级块状硅约为45.8万吨在多晶硅总产量中的占比为90.1%。
2019年,中国以34.2万吨的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占比67.3%;韩国加上马来西亚工厂(OCI所有)以6.6万吨产量位居第二位;德国则以5.65万吨(含美国工厂0.6万吨)产量居全球第三位;美国和日本产量分别为1.9万吨和1.17万吨,分列第四、第五位。
全球前十家多晶硅企业中有8家年产能达到或超过2万吨规模,2019年前十企业总产能达到55.2万吨,较2018年的44.7万吨增长23.5%,占全球总产能的81.8%。2019年,全球前十家的多晶硅总产量42.4万吨,较2018年前十企业总产量的33.0万吨增长28.5%,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3.5%。
(二)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我国多晶硅生产保持增长势头,有效产能达46.6万吨,产量达3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7.3%,同比提升了9.2个百分点。我国有效产能在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位居全球前十的企业有7家。2019年下半年,随着具有能源价格优势的新疆地区新建多晶硅产能逐步投产和达产,以及多晶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产能偏小或电价偏高的厂家或地区多晶硅企业先后减产或停产,加剧了企业分化趋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光伏应用市场增速会有较大波动;同时受单晶产品份额大幅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大硅片化、薄片化等技术因素影响,晶硅太阳电池单位耗硅量进一步减少,预计对多晶硅料的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随着国内多晶硅新建产能的释放,预计2020年多晶硅进口份额将进一步减少。
第三篇:2019年硅片产业发展情况
一、硅片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底,全球硅片有效产能约为185.3GW,产量约为138.3GW,同比增长20.3%,继续维持较快增长趋势。
从生产布局看,2019年中国大陆产能约为173.7GW,占全球的93.7%,产业布局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
从产品类型看,2019年硅片环节的产能提升以单晶硅片扩产为主,其产能达到117.4GW,同比增长62.8%;多晶硅片产能67.9GW,同比下降23.8%,多晶硅片产能加速退出。
从生产企业看,2019年一线企业产能扩张的同时,部分国内外企业停产或宣布退出硅片业务,加剧了企业分化趋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球生产规模前十的硅片企业总产能达到157.3GW,约占全球全年总产能的85.4%;产量为126.7GW,占全球总产量的91.6%,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这十家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二、硅片产业发展特点
2019年,在外部需求增加和产品内生竞争力的双重作用下,单多晶硅片产业两级分化明显。在产能方面,单晶硅片产能快速扩大,多晶硅片产能加速退出。前三大单晶硅片企业隆基、中环、晶科,持续加码单晶硅片产能布局,同时,也有非传统单晶企业继续挺进单晶硅片市场,如上机数控、京运通等。
2018年以来企业纷纷发布157mm、158.75mm、161mm、163mm、166mm、210mm等不同尺寸硅片,通过直接增大硅片面积,放大组件尺寸,摊薄各环节加工成本。160-166mm尺寸在2019年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210mm尺寸自2019年8月发布以来,下游产线企业爱旭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也在逐步投入大尺寸生产,捷佳伟创、小牛等设备企业同时在宣布设备进展。
三、硅片产业发展趋势
预计2020年,头部企业继续扩产,产业将进一步整合,硅片环节的竞争格局已基本清晰;在“降本”+“提效”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大尺寸”+“薄片化”已成为硅片环节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满足下游电池片、组件环节技术整合期需求,硅片环节向多样化、精细化趋势发展。
第四篇:电池片产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电池片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全球晶硅太阳电池片总产能约210.9GW,同比增加21.3%;总产量约140.1GW,同比增加23.3%。全年整体行业产能利用率为66.4%,较2018年相比有所上升。
从生产布局来看,2019年的电池片产能仍然集中在亚洲区域,亚洲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产能达到163.9GW,我国电池片产能龙头地位进一步确定。
从生产企业看,2019年全球电池片头部企业产能、技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产业进一步集中,全球电池片前十企业产量合计达到73.35GW。前十名企业中我国企业有九家,仅有韩华为韩国企业。专业化电池片厂商在全球电池片企业中排名快速提升,通威以13.4GW的产量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二、电池片产业发展特点
研发方面,2019年电池龙头企业隆基、天合光能、阿特斯等纷纷宣布其电池片研发效率打破世界纪录,次数达到九次之多。产业化方面,2019年,规模化生产的单/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3%和19.3%。P型单晶电池均已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019年,专业化电池片厂商借助其资本、技术和规模化等优势,在电池片生产格局中迅速地占据了重要地位。158.75mm尺寸硅片在电池片环节得到快速应用,结合兼容大尺寸硅片的设备升级,2019年下半年企业公布扩产的电池片产线基本都可容纳166mm及以下尺寸的硅片。
三、电池片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从2020年起,光伏行业或进入洗牌阶段,早期高成本、低效率的电池产能在激烈的比拼中,将逐步遭到淘汰。2020年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仍将是主流高效技术,生产工艺也将更加智能化。
第五篇:2019年全球组件产量增速再回升
1、全球组件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115GW,创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全球光伏组件现有产能达218.7GW,产量达138.2GW,分别同比增长14.9%和19.3%,产能利用率达63.2%,相比2018年略有提升。2010-2019年全球组件产能和产量基本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组件产量增速明显回升,系海外市场需求爆发影响所致。
从组件类型来看,晶硅组件依然是市场主流,2019年占比达95.6%;薄膜组件的市场占比为4.4%,较2018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First Solar的出货量大幅增加。
从制造业布局来看,全球光伏产业生产制造重心仍然在亚洲地区,亚洲地区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95.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中国大陆依然是全球组件最大生产区域,产量达到98.6GW;东南亚地区2019年产量同比增长37.8%,增速比2018年上升了18.8个百分点,其中越南和马来西亚产能增幅较大;日本2019年本土企业光伏组件产量同比下降36.5%,已连续3年出现下滑。
从全球出货情况来看,2019年前10家企业组件出货79.6GW,占到了全球组件产量的57.6%,同比2018年增加了20.0GW,占比上升了5.3个百分点。前10家企业组件出货平均增速33.5%,除天合光能、东方日升和First Solar2019年出货高速增长外,其他7家出货增速都在平均增速以下。
2、我国组件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尽管在政策调整下,我国光伏应用市场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我国光伏各环节产业规模依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9年,光伏组件产量达到98.6GW,同比增长17.0%。从增速来看,2019年增速较2018年12.37%的增速提升了4.7个百分点,但较2013-2017年平均增速有所放缓。
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2019年上半年因为海外市场需求强劲,组件价格较为平稳。但下半年因为上游电池片开始快速降价,使得组件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叠加国内竞价项目开工不及预期,整体需求不振,所以单晶组件的价格也一路走低。最终因为12月竞价项目抢装放量9.5GW(地面电站为主),使得单晶组件价格在11-12月较为平稳。然而多晶组件在10月户用市场规模指标用完后也失去了需求支撑,价格快速走低。由于多晶组件价格已接近成本线位置,所以2019年降幅仅14.29%,比单晶组件低了近8个百分点。
组件出口持续增长在海外光伏应用市场快速增长拉动下,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已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平均增速超45%。2019年光伏组件出口至全球224个国家及地区,总出口额173.1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8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61.1亿美元),占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的83.3%,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出口量约为66.6GW,同比增长60.1%,约占我国组件产量的67.5%,创历史新高。从组件环节近10年的发展数据来看,产能增速同产量增速呈交替发展趋势,这与全球市场需求每年稳步增长以及市场集中度持续上升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当前掌握的组件扩产数据以及全球组件需求预测来看,2020年的产能增速将再次超过产量增速,继续保持这一交替发展规律。
第六篇:2019年薄膜及其他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发展情况
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硅基薄膜、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砷化镓(GaAs)、钙钛矿电池及有机薄膜电池等。
相较于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生命周期结束后可回收、电池和组件生产在一个车间内完成,由于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怕摔碰、重量轻、强弱光均可发电等优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硅基薄膜电池目前从产品性能与生产成本上相较晶硅电池无明显优势,并且技术提升空间有限,企业相继退出、减产。CIGS及CdTe电池目前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4%及22.1%,量产组件转换效率也均达到或超过15%,发展前景已被业内广泛看好。具有超高转换效率的GaAs太阳能电池,凭借着其耐高温、耐辐射等特点,在空间应用、无人机、移动能源、物联网等领域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受成本高、产业链不成熟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有机薄膜电池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受转化率较低的影响,但近些年发展缓慢,效率提升有限。钙钛矿电池近几年发展迅速,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从3.8%提高到25.2%,钙钛矿与硅叠层电池研发效率已达到29.1%。当前钙钛矿电池的研发如火如荼,若关键量产工艺技术得到突破,并解决其稳定性问题,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2019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接近11GW,产量约为6.14GW,同比增长67.3%,主要得益于美国First Solar产量的大幅增长。从产品类型来看,碲化镉薄膜电池的产量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占比达到92.8%;铜铟镓硒薄膜电池为7.2%。其中碲化镉薄膜电池市场主要是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市场主要是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户用分布式以及移动能源产品市场等。
2019年全球薄膜电池产量占太阳电池组件总产量的比例为4.4%,与2018年相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主要是来自美国First Solar公司CdTe薄膜组件的产量增长拉动。2019年,美国First Solar公司CdTe薄膜组件产量达到5.7GW,同比增长111.1%。
第七篇:2019年逆变器产业发展情况
全球逆变器产业发展概况
(1)市场需求情况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115GW,新增装机市场对光伏逆变器的市场需求保持增长趋势,且随着累计光伏装机规模的逐渐增大,存量项目逆变器更换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多。据测算,2019年全球逆变器市场总需求超过122GW。
从需求产品类型来看,全球范围内依然遵循大型地面电站优选集中式逆变器、工商业和住宅分布式优选组串式逆变器的选型原则。其中,印度光伏市场以地面电站为主,超过250kW功率等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约40%;越南光伏市场也以地面电站为主,超过250kW功率等级产品市场占有率约72%;美国光伏市场以组串式逆变器需求为主,10kW以下功率等级产品(含微逆)市场占有率约22%;欧洲市场同样以组串式逆变器为主,20-250kW功率等级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71%。随着直流1500V技术的成熟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2019年1500V光伏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印度、越南及西班牙等国的大型地面电站中。据协会统计,2019年采用1500V的光伏系统占比42%,预计未来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市场竞争情况
从产品价格来看,随着传统光伏市场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下滑,逆变器企业在传统市场中的竞争加剧;与此同时,受中国市场政策的波动影响,中国逆变器厂商出海步伐加速,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新兴市场的竞争中,光伏逆变器的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逆变器产业逐渐升级、技术不断进步,逆变器的制造成本也逐渐下降。在上述多重因素作用下,2019年光伏逆变器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滑。
第八篇:2019年光伏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2019年尽管受政策调整影响,中国市场有所下滑,但产品价格的快速下滑使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成本竞争力,从而导致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发展,光伏产品产量不降反增,进而拉动光伏设备投资继续增长。2019年全球光伏设备行业销售收入增至5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中国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球市场的71.4%。2019年中国光伏设备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海外光伏设备企业和中国设备企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势。海外光伏设备企业业绩不同程度下滑。Meyer Burger 2019年订单同比下降24%至1.88亿瑞士法郎。Manz 2019年新增设备订单也下滑至810万欧元,同比减少了75.1%。部分设备商开始收缩、调整甚至退出光伏业务。Meyer Burger已经先后精简了硅片、部分组件与非光伏业务,Amtech宣布退出光伏领域,6月出售了SoLayTec,并将于2020年1月完成其Tempress太阳能业务的出售。丝网印刷设备企业德国ASYS与和英国DEK在2019年也基本没有出货。而中国光伏设备企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由于单晶硅硅棒/硅片企业的大规模扩产,PERC电池生产线的技改及新建生产线,以及组件端的对应扩产,MBB、半片、叠瓦等新技术的扩产和改造,光伏设备厂商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我们统计了6家光伏设备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情况,产品涉及硅片、电池、组件端,2019年较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9.1%。
从技术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光伏设备企业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光伏电池片、组件设备的生产以及相应的纯水制备、环保处理、净化工程的建设、以及与光伏产业链相应的检测设备、模拟器等,已经具备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如湿法清洗设备、制绒机、扩散炉、管式PECVD、印刷机、单晶炉、多晶铸锭炉、层压机、检测及自动化设备等已有不同程度的出口。
硅材料加工设备主要有多晶铸锭炉、单晶炉、切断机、切方机、多线切割机、硅片检测分选设备等。其中单晶炉以优良的性价比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亚洲,多线切割机、多晶硅铸锭炉已经大量在国内企业中使用。
电池片设备主要包括制绒、扩散炉、在线湿法刻蚀机、背钝化、PECVD、激光开槽、丝网印刷机以及测试分选设备。目前,我国光伏电池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工艺与装备的创新融合,以提高设备产能、自动化程度及转换效率为目标,同时适应大硅片生产,已具备了成套工艺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的供应能力,基本实现设备国产替代,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019年PERC电池产线投资成本降至30.3万元/MW,电池生产线单线产能已经达到250MW(双轨),较2004年提升了49倍。
组件端的设备主要有激光划片机、自动串焊机、自动叠层设备、层压机、自动EL、功率测试设备、自动包装机及自动流水线,均可以选择国产设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