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是大势所趋,对于电网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电网仍然是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对于电网企业的利润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国务院国资委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上,提出了“两个力争”,明确要求“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连续16年考评为A级,难能可贵。
其次,电网作为公用事业,还要承担相应的普遍服务和社会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国际复杂形势交织的情况,电网企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为整个社会降低用能成本的责任。
从长期来看,电力价格一定要通过市场自然形成,由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从中近期来看,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的电价水平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形成,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有一部分电价的交叉补贴会逐步减少,但是不可能让全部的电价都由市场来决定。基于目前的特殊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电力作为支撑,因此在“十四五”期间,电网企业仍然会面临电价压力。
借综合能源服务之力降本增效
面对电价下降,降本增效自然就成为电网企业挖掘潜力的必选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定的新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其中的很多举措都是围绕着如何降本增效在努力。
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新型能源安全观、支撑企业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其有利于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是顺应我国能源结构和用能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其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可以使整个能源系统降本增效,全社会用能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同时,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也是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形态,需要构造一个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它不是一个单独电能、油气、热能的系统,一定是多种能源在系统里实现互相补充、互相转换。开拓新型增值服务,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让用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才有可能不断提升消费比重,实现205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50%的目标。
当下,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有利于改善供需关系、缓解电价矛盾。在供给角度,随着用电质量的逐步提高,电能单位成本上涨是大逻辑,因此电价不会呈现单边下降趋势;在需求角度,用电企业面对经营形势的压力,期待用电成本下降。如何调和能源供需双方的价格矛盾?实际上,用户更关心的是用能总成本而不仅仅是价格。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帮助用户提高能效,进而降低用户的用能总成本,让供需双方从博弈关系转变为协同降成本的合作关系,做到既能改善用能企业的营商环境,又能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实际上,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目的就在于实现我国能源系统终端用能效率的提高、供能可靠性的提高以及用户用能成本的降低、碳排放的降低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的降低(简称“两高三低”目标),助力我国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综合能源服务一定会成为电网企业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发展综合能源的重要目标是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提升智慧用能体验。为此,需在用户侧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一是加强用户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推动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布局与高效利用,推广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方式并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小区、楼宇、家庭等用户单元配备分布式储能设备,统筹智能配电网与热力、天然气等能源管网的布局与协同管理。二是因地制宜建设综合能源系统,面向工业园区、工厂、社区、楼宇等用户侧单元,充分利用其分布式设施及能源网络,分别构建相对独立的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局部综合能源的互补协调与集成利用。三是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以集中式能源基地为依托,连接各园区、工厂、社区、楼宇等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多种能源在城镇范围内的广泛互联与综合高效利用,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建立生态圈做大朋友圈
与其拘泥于降电价,不如关注降低用能总成本,这一判断已经渐成共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性机制——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政府引导、电网主导建立平台,邀请多方共同参与,比如发电企业、能源设备制造商、供应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各类用户等多个主体。
要“分蛋糕”,首先需要做大“蛋糕”,寻找好项目。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在互利共赢的机制下,通过专业的规划仿真平台,模拟测算某个项目在相关地区的盈利、风险情况,支持各方进行投资决策。
从需求侧考虑,可从以下路径入手,提升用户综合能源服务体验。一是硬件支撑层面,以工业园区、工厂、社区、楼宇等实体单元为建设主体,充分利用冷热电三联供、屋顶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统筹配电网与热力、天然气等管网,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二是软件层面,依托综合能源系统,创新推行综合能源零售套餐、分布式能源交易、能效管理、节能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用能需求。
从实践来看,电网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朋友圈”正在逐渐壮大。今年以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积极拓展暖通、冷链物流、智慧楼宇等业务领域和校园、机场、电信等行业大集团客户,先后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大同市委市政府等政府机构,宁德时代、协鑫集团等社会企业,华北电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项目合作,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和“朋友圈”。截至7月初,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在建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金额77.9亿元;处于可研编制等前期阶段的重点跟踪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金额约270亿元。
其次才是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分配要以公平原则考虑全部参与主体,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要基于互惠共赢的初衷,让生态圈的投资者、参与者能够坐在一起来讨论盈利机会和风险、各类能源配比及理由、具体分配比例等话题。
最后,“分蛋糕”还需要国家配套政策支持。“两高三低”目标都是国家层面的目标,比如说能效、可靠性、污染物排放等等。既然是国家目标,就需要国家有相关的政策来支撑或者监管部门给予保障。
一个思路是监管部门要保证客户的资质。比如,对如何降低碳排放以及对空气、水、土壤的有害物的排放,都应出台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并提供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给予支持。
另一个思路是通过市场手段进行分配。比如,将可靠性作为资源在市场当中进行有效分配,按照“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让需要高可靠性能源的用户多付费用、需要低可靠性能源的用户少付费用,避免价格的扭曲。再比如,以市场手段鼓励降低综合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让那些在给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时成本高出传统能源成本的企业无法生存,更不能给予国家补贴。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