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属于革命老区,常年光照充足,年有效光照时间在1440小时左右,适合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产业发展既符合精准扶贫方略,又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近年来,榆林市积极响应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瞄准光伏电站清洁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的优势,开始建设光伏扶贫电站。
01抢抓机遇,从无到有,创造榆林速度
2017年6月,在国家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出台前,榆林市先行示范,研究编制了《榆林市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并提出“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实现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的目标,启动实施了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光伏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在项目组织推进过程中,榆林市扶贫办、发改委提前分析预判工作走向,主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解决遇到的困难。
据了解,米脂县、吴堡县联村电站采取“农光互补”办法,将光伏板建在1.5米支架上,地上种植中药材,实现了电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较好的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用地问题。榆阳区扶贫办利用到户产业扶贫资金、互助资金借款、贫困户自筹部分资金为1080户贫困户每户建立3千瓦左右户用电站,以商业电站补贴的形式,可为每户贫困户每年带来3000元稳定收入。
截至2019年底,榆林市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64个,容量为19.24万千瓦,惠及贫困户4.5万户,覆盖贫困村751个,覆盖率83.2%,实现了具备建设条件的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的目标,扶贫规模全省第一。
02真抓实干,从建到管,体现榆林力度
光伏扶贫电站使用周期约为25年,对电站的高效运维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榆林市扶贫办建立了光伏扶贫电站故障日通报、发电能力月分析的长效监管机制,多次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运维单位、收益结转平台、电站所在村子调研督导电站的运维管护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重建轻管”现象。
目前,榆林市12个县市区都有专业运维公司负责电站运维工作,形成了部门监管、县级供电公司、专业公司运维、村级参与日常维护的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榆林市扶贫办联合榆林能投光伏建设管理公司建立了榆林市光伏扶贫电站智能运维平台,将该市光伏扶贫电站全部接入该平台,采用领先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把全市264个电站全部纳入管理,实现了“实时监控电站运行情况”。创新光伏电站长效管理制度,摸索出一套规范、高效、智能的运维管理系统。电站运维从依靠人员值守、电站巡检的传统运维,向数据分析、智能检测的精准运维转变,实现了光伏电站的管理精细化、决策数字化。
目前,该市县区扶贫部门工作人员、运维公司人员、村委会负责人手机都安装电站运行APP,全市各级光伏管理工作人员对扶贫电站实时远程监管,发生故障,及时解决,实现发电潜力最大化。
03建章立制,带贫益贫,实现榆林温度
为规范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管理,保障光伏扶贫实施效果,促进光伏扶贫健康有序发展,榆林市出台了《榆林市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对电站确权工作、运行维护、收益分配、部门职责等进行明确规定。形成了职责明确、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严密有效、运转顺畅的市、县、镇、村四级工作网络。
据测算,榆林市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发电大约2.7亿度,一年总收益达2.1亿元,扣除税和运维费用,1.68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扶贫事业。
收益分配是光伏扶贫工作的核心环节。对此,榆林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多次修订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建立了光伏扶贫电站益贫带贫机制,明确了电站的全部收益统筹安排用于扶贫事业。通过落实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和奖励补助扶贫等分配方式,让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自己相匹配方式获得收益,禁止收益“一分了之、平均分配”。
“我身体不好,干不成重活,村里照顾我,让我做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苦不重,每月500元工资,一年给我6000元,这钱是从光伏发电来的,那真是个好东西。”横山区兴丰村贫困户石秀成动情地说。
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项目之一,具有收益稳定的明显优势。有力的促进了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帮助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增强了贫困村发展活力和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的力量。
兴丰村支部书记苗占文高兴的说:县政府在白界镇党庄建了个联村电站,规模可大了,把我们这些不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都关联上了,去年年底就分给我们村5万多,据测算,我们村一年能分十多万元,真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了光伏电站带来的这笔收入,可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开展小型扶贫事业、奖励扶贫等,既解决了村内无钱办事的困境,又让部分贫困户可以不出家门就有工打、有钱赚。
在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时刻,榆林市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对光伏扶贫工作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让光伏扶贫这项惠民政策生根开花,让“阳光”照亮脱贫之路。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