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27日,2020年全国两会在京隆重召开。这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大会,意义非凡,成为了各行各业坚定发展信心,共话未来发展的窗口。
做为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的新能源行业,也成为了两会的聚焦点之一。来自于新能源行业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关乎新能源发展的诸多意见和建议。
其中,位列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刚刚带着他深思熟虑地《关于延长2019年光伏竞价电站并网期限的提案》,向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提请,建议酌情考虑新冠疫情对光伏并网项目的影响,并合理给予并网时间和补贴政策。
这份提案,直指当前新能源光伏行业改革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积极的提出解决办法。
提案中说到,根据2019年的光伏发电管理办法要求,对逾期未建成并网的光伏项目,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1元/千瓦时;在申报投产所在季度后两个季度内仍未建成并网的,取消项目补贴资格。而按照当前政策,如不能在6月30日前并网,这些企业将失去省补和国补的资格。
据南存辉预计,“因为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无补贴支撑的情况下,预计全国将有6GW左右的光伏项目选择放弃建设。大批光伏企业将面临库存积压、利润下滑的风险,甚至被迫停产。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行业的平稳发展”。
据了解,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30.1GW,如果最终放弃掉6GW的项目,相当于直接损失1/5的建设成果。
因此,南存辉代表建议:2019年竞价项目延期一个季度,给予光伏项目更加充分的建设时间。
多位代表呼吁,新能源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无独有偶,舒印彪、武钢等活跃在新能源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与南存辉不约而同地以提案形式,呼吁延长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期限。
与此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也在两会上积极提出,根据“十三五”的建设情况,建议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应大胆预测、科学部署、提前谋局。
按照曹仁贤的观点,“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要达到60GW。这是一个从未达到、但所有光伏从业者梦寐以求的数字。
曹仁贤在看好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向国家提议:适度开征碳税,并对采用低碳技术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并且应尽快给予贷款企业免息三个月的专项金融扶持政策的建议。
建议的目的不难看出,是为了减轻可再生新能源的企业负担、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通过这些提案我们不禁思考,如果不是发展环境不理想,依靠传统方法和企业自身能力难以解决,企业代表们何须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行业提出调整建议?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一个才是治标治本的核心关键?出路又在哪里?也许从问题本身中我们可以找寻到答案。
1、制约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首先是流动资金问题
从南存辉和曹仁贤的提案中我们首先看到,制约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首先是流动资金问题。这些我们从南存辉代表的进一步提议中可以印证。
南存辉代表还建议“按照技术类型乘以相应系数适当提高合理利用小时数”,各省市重新核定“合理利用小时数”,意为各地应按实际情况,固定使用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力,“避免部分资源区内新能源电站收益大幅降低,影响市场稳定”。
这些提议契合了2020年1月2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经审核纳入补贴目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
但南存辉主要想解决的,还是新能源电力的市场认可和应用问题。因为生产出来的新能源电力有了固定消费,企业自然也就有了收益,也就能保障平稳发展。
同时,南存辉代表还提议,改善地方政府在平价光伏项目上增收额外形式的税费问题,意为给予新能源企业更多的发展保障。
另一方面,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就减轻光伏产业税费负担、解决光伏发电补贴拖欠、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理清并优化光伏发电行业管理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合理建议。
2、扩大电网消纳空间也是“后疫情时代”的重中之重
除了流动资金问题以外,有专家提出,在“后疫情时代”,电网消纳指标也是行业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消纳空间的扩容能够极大提振新能源行业信心,同时保量保价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推动措施之一。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表示,“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疫情过后,人们将更多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统一的共识,给新能源行业带来新发展。”
2020年,电网基本确定风电消纳空间37GW,光伏消纳空间47GW,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3、新能源交易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企业对新能源消纳空间的扩容支持,直接刺激着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新能源交易市场产生了新的变化。
2020年5月19日,光伏组件生成龙头企业晶科科技刚刚在上交所敲钟上市。该公司董事长李仙徳称,“光伏电站发展趋势将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交易市场发展,行业集中度和整合将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交易将呈现多样化发展;光伏项目融资方式将逐步成熟,国内市场投资者趋于多样化、金融上将呈现更多的创新形式”。
李仙徳为何有这样的见解?因为,当前我国新能源电力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但这部分资产并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因此国内新能源市场将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交易市场。
就如曹仁贤代表所说的,“十四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计要达到60GW。这一数据比近两年光伏发展的顶峰时期,2015年全球光伏规模增长才57GW,这样的规模不能不说是十分宏大。如果再算上风能等其他新能源,其规模更是难以想象。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电力并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刘汉元代表提出的新能源企业税费负担、光伏发电补贴拖欠、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不准确、光伏发电行业管理方式欠妥等,都在制约着企业发展。
据网络数据显示,在超过200GW的存量资产中,只有50GW光伏电站进入了补贴目录。这些没有补助的光伏企业,很难与进入补贴目录的企业竞争。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