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山西朔州扩大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力争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

发表于:2020-05-09 10:50:08     来源:北极星风电网

在2020年4月22日在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朔州市代市长熊燕斌在政府报告中指出2019年深化实施转型项目183个,其中亿元以上83个,总投资829.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51.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6%。

工业投资结构优化,非煤投资比重达到83.7%。煤电产业提质增效。落实“减、优、绿”要求,3座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竣工投产,4座生产矿井核增产能640万吨,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达到57座,先进产能占比73%。生产原煤1.8亿吨,洗煤1.3亿吨。同煤朔南、神电、平朔木瓜界3个火电项目移出缓建名单,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1779万千瓦,发电381.7亿千瓦时。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与台州合作共建年产100万台智能马桶项目进展顺利,日用瓷外贸出口突破总产量的10%。全省首列粉煤灰绿色交通固废综合利用列车开行。神头发电厂5万千瓦、晋能山阴8万千瓦、晋能怀仁10万千瓦竞价光伏发电项目当年获批、当年投产;6个总装机34.1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

2020年朔州市将围绕建设中部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扩大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力争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重点推进平鲁区200万千瓦光伏、怀仁市西山采煤沉陷区50万千瓦光伏、山阴县采煤沉陷区20万千瓦光伏、应县1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新增核准规模150万千瓦。

以下为报告全文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朔州建市30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目标”定位要求,按照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着力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改革持续深化、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约束性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转动能,转型发展呈现新态势。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转型项目183个,其中亿元以上83个,总投资829.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51.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6%。工业投资结构优化,非煤投资比重达到83.7%。煤电产业提质增效。落实“减、优、绿”要求,3座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竣工投产,4座生产矿井核增产能640万吨,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达到57座,先进产能占比73%。生产原煤1.8亿吨,洗煤1.3亿吨。同煤朔南、神电、平朔木瓜界3个火电项目移出缓建名单,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1779万千瓦,发电381.7亿千瓦时。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与台州合作共建年产100万台智能马桶项目进展顺利,日用瓷外贸出口突破总产量的10%。全省首列粉煤灰绿色交通固废综合利用列车开行。神头发电厂5万千瓦、晋能山阴8万千瓦、晋能怀仁10万千瓦竞价光伏发电项目当年获批、当年投产;6个总装机34.1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41.2%。扎实推进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右玉生态国际马拉松、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节、右玉西口风情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1.2%,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0.2%,新增93家规上企业,其中非煤企业76家,占比81.8%。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改革谋创新,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风电打捆”交易电量4.2亿千瓦时,为82户非煤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544万元。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右玉农商行正式挂牌,应县农信社改制完成不良资产出表。实施对公存款竞争性存放,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6.3%,存贷比提升3.18个百分点。5家企业完成股改,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3家。深化用地制度改革。推进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6000多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费16.5亿元。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朔州经济开发区实现“办事不出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为企业提供“拎包进驻”服务,4家外资企业落户。怀仁医药园区以企办园、以商招商,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示范。全市开发区投资强度340.3万元/亩,产出强度97.7万元/亩,税收强度8.2万元/亩。深化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一节三会”,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签约招商项目157个,总投资682.2亿元,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110个,开工率达到70.1%。朔城区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

一年来,我们着力打基础增优势,城市品质实现新改善。全面实施“交通强市”。韩原线“朔州号”动车组开行。右平高速全线通车。朔神高速和阳方口——平鲁干线公路开工。集大原高铁可研获批,朔州机场立项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53公里,建设长城旅游公路166.4公里。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实施“两下两进两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城市风貌管控等七大行动,主城区综合整治20个老旧住宅小区和6个老旧片区,平朔社区双修项目进展顺利。不断强化市政建设。顺义路桥、振华街桥及接线,鄯阳街拓宽改造及张辽路立交工程通车。新改建城市道路32公里、供气供热污水等各类管网34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0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城市功能、生态品质、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着力创特色促振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牧草种植85万亩、奶牛存栏18.5万头、鲜奶产量57.5万吨、出栏肉羊410万只、农民人均草牧业纯收入3500元,五项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新增2个有机旱作农业省级封闭示范片,辐射带动实施有机旱作农业面积200万亩,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粮食总产25.2亿斤。认证“三品”产品122个,基地面积49万亩。我市荣获“中国杂粮强市”称号,朔城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称号,山阴县荣获“中国富硒小米之乡”称号。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179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96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推进1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300个重点整治村提档升级,完成改厕14000多座。6个村入选省级首批100家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动农信社不良贷款清降,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巩固提升措施进一步落细落地,中央巡视、省委专项巡视、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明显。年初动态调整新识别的80户、20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万名低收入非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防贫保险,997名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平山右供水提升工程全部完成,保障了12个乡镇9000余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清洁取暖改造51000多户,整治露天开采、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扬尘,取缔“散乱污”企业,扭转了空气质量不降反升被动局面。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8,全省排名第二;PM2.5平均浓度39μg/m,全省排名第二;优良天数262天,全省排名第三。深入推进桑干河清河行动,新改扩建1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7个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站、13座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6.67%,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6.67%,完成省定目标。完成营造林82.82万亩,怀仁市率先实现宜林荒山全域绿化。

一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兜底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有了新提升。全市民生事业支出15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认定76所普惠性幼儿园,市区10所中小学校加快建设,高考二本B类以上录取率53.2%,高中教育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深化“五个一兴医工程”,推进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现代管理制度试点改革,组建6个市级专科联盟,市级医院项目加快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系统”试点城市。高质量承办二青会击剑和马术比赛。《寻梦桑源》实景剧成为展示朔州魅力的靓丽名片。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省定八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一年来,我们着力转职能树形象,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朔州政务”微信公众号和“朔州政务服务”APP同步上线。全省首家智慧不动产平台上线。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级首批划转审批事项338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依法治市步伐。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137件、政协提案137件。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减少文件会议50%。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全市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地震以及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朔州舰”正式命名入列,支持驻朔部队聚焦备战打仗,全市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朔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一煤独大”、“一企独大”、创新不足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突出,非煤产业发展不足,“两个过度依赖”的问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转型发展任重道远,支撑转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开发区改革创新步伐缓慢,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产业辐射力不强;国资国企运行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区位交通不优,城市品质不高,营商环境还需优化;科技研发能力不够,高端人才不足,创新生态培育滞后;教育、医疗、养老、收入、住房、安全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常抓不懈。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起点编制“十四五”规划,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与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预期指标是一致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现全年目标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付出艰苦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我们将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力争各项指标达到最好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精准防控,成功遏制了疫情传播,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一线防控人员零事故的“三零”目标,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结果。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了为民尽责、忠诚担当的初心使命,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风格,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体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全面复工复产、需求不断回升,对我市以煤电为主导的经济形成利好;中央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和“新基建”决策部署,对我们扩大生产、拉动投资提供了新契机。一季度我们主动化危为机,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加快恢复改善态势。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保障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集群集约发展,倾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转型为纲,以“产业兴市”为鲜明导向,以产业延链、产业集群、绿色发展为基本方略,以项目、企业、人才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性企业,推动朔州由煤炭大市向综合能源强市转变,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

培育壮大新动能。立足产业基础抓拓展、扩规模、强集聚,催生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新能源产业,围绕建设中部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扩大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力争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重点推进平鲁区200万千瓦光伏、怀仁市西山采煤沉陷区50万千瓦光伏、山阴县采煤沉陷区20万千瓦光伏、应县1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新增核准规模150万千瓦。推进跨区域新能源发电通道建设,加快平右汇集站建设。发展碳基新材料产业,围绕建设山西碳基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推进锦晔100万吨和新建能源300万吨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晋坤10万吨颜料级超微细煅烧高岭土等8个煤系新材料项目建设。推进松蓝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扩大铝镁高载能产业规模。推进玉竹新材料年产60万吨活性石灰项目建设,带动钙产业发展壮大。围绕建设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固废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发展耐火材料、新型建材,推动晋能快刻公司新型墙体材料、晋豫新材料公司铝酸钙粉等5个项目投产。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围绕聚链强链补链,主动对接陶瓷主产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国内知名陶瓷企业落户,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埠陶瓷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解决低层次堆集、同质化竞争、品牌不响的问题。支持华缶陶瓷智能化示范项目、佳旺机械陶瓷智能设备生产项目建设。挖掘地方陶瓷文化,建立工艺大师工作室,研发新产品,扩大朔州陶瓷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成药,增强研发能力,打造拳头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怀仁医药园区要发挥龙头作用,吸引带动更多药企落户,打造生物医药标志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规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举右玉龙头、走生态之路、打长城品牌”,重点推进杀虎口文化旅游区、应县木塔景区、金沙滩生态旅游区、朔州老城景区、山阴广武景区、平朔工业旅游等开发,让朔州好山好水“活起来”。结合桑干河清河行动,统筹水利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实施桑干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整理、湿地公园、景观带打造,使桑干河流域风光“美起来”。支持右玉举办玉龙马术国际公开赛、“一带一路”国际马术节,开发冰雪旅游。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长城人家、农家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足球试点城市。发展草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百亿元肉业、百万吨奶源、百万亩饲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2个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万只良种肉羊,建设出口肉羊养殖基地;建成怀仁晋北肉业交易中心,举办好第三届怀仁国际羔羊肉交易大会;改造提升20个奶牛养殖园区,建成古城集团5000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种植88万亩优质牧草,建设10万吨优质牧草储备基地;支持大象集团、新希望集团、双胞胎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园、产业联合体、产业基地,建设平鲁区和怀仁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朔州内陆港,建设大型煤炭集散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打造综合性、融合性内陆港。争取税费返还政策,支持应县经纬通达无车承运物流项目发展。打造桑干河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景观带,建设总部经济带、核心商业区。

建设综合能源强市。依托煤、拓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培优做绿,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提升煤炭产业,建设国际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5%以上,推动2个煤炭兼并重组项目试运转,5座煤矿完成技改。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推进2座智能矿山、5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闭退出煤矿2座,退出产能210万吨。推进煤炭洗选行业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2亿多吨,全市洗选能力控制在2.4亿吨左右。积极争取省级井下矸石智能分选试点示范工程落户。壮大火电产业,推动木瓜界2×66万千瓦项目年内建成、并网发电,加快推进神电2×100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50万千瓦,发电410亿千瓦时。借助两条电力外送通道,积极争取国家电网支持,进一步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年内外送能力达到270亿千瓦时。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是朔州高质量转型的出路所在,是朔州实现产业振兴的希望所在。我们要横下一条心,久久为功,逐步改变“两个过度依赖”,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根本转型。

(二)聚力项目建设,大力培植转型发展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开展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建设牵引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23个,总投资239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7个,总投资226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8.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43个,年度计划投资114.1亿元,重点抓好一批“铁公机”项目,推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产业发展项目247个,年度计划投资219.2亿元,重点抓好31个总装机180万千瓦的新能源、11个生物医药、37个高端陶瓷和新材料、10个装备制造业项目,推动一批产业转型项目投产达效;社会民生项目126个,年度计划投资79.1亿元,重点抓好市区10所中小学校、朔城区一中改扩建、应县一中新校区、市级医院、市殡仪馆等项目,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生态环保项目107个,年度计划投资45.9亿元,重点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怀仁市清凉山生态绿化和洪涛山生态恢复等28个造林项目,打造“朔州绿”品牌。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招商部门合作,聚焦产业链招商,聚焦特色优势招商,聚焦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招商,全面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招商,绘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办好“一节三会”。组织“请客商回家乡”“请学子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的“三请三回”活动,发挥好朔州籍人才作用。推广“飞地”经济模式,加强县际招商合作。全面推广普通话,提升朔州招商形象。跑部赴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强化大企业、大集团、大院所拉动导向,促进资源、人才、资金、项目融合发展。树立“一矿一企”思路,谋划新上一批转型项目。建立招商引资“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20条”优惠政策,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项目是转型的硬支撑。我们要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聚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优化投资结构,抓实项目谋划,做实项目前期,落实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以落地论成效,以结果论英雄,为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力量。

(三)聚力改革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改革为要,以“改革活市”为动力,扩大高水平开放,聚焦一批基础性、牵引性、战略性重大改革事项先行先试,破难题、增动力、聚活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前列。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好《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朔州实施方案》,推动10个重大突破、20个重点企业、40个重大项目、10项重大改革、10项重大攻关、10个重要平台、20项重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四大基地”,打造“能源绿都”,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迈出新步。扭住开发区“三化三制”,全面推进开发区市场化改革,落实管运分离,引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推进“标准地”改革,加大熟地供应力度,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推进“九通一平”,建设标准化厂房,提升开发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优化政务服务,对开发区授权做到应授尽授。复制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经验,在开发区招商、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推进重点工业类开发区利用外资全部“破零”。强化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亩产”考核和重大项目落地考核,年内朔州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5个10亿元以上项目,其他开发区力争引进2个5亿元以上项目。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引领示范。扩大“风电打捆”交易,让发电企业增电量,为用电企业降成本,年内完成交易电量5.7亿千瓦时。推进王坪煤电一体化试点项目投运,山阴北周庄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开工。力争中煤东坡电厂煤矿一体化、平鲁东露天矿工业园区增量配电项目获批。扩大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区域,建成怀仁市和山阴县10万千瓦光伏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

推进投融资体制和国资国企改革趟出新路。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基本要求,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监管与运营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全方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通过整合一批、转隶一批、处置一批、新设一批,推进各类国有资产有效融合发展,全面促进国资国企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重组政银公司,组建的城发集团以及推动国有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整合,新设立的文旅集团,四月底挂牌。鼓励开发区创设各类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吸纳重点煤炭企业和金融资本,设立朔州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基金。

推进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前行。支持地方性银行业机构做大做强,完成应县农信社改制。打好融资服务“组合拳”,完善融资担保、社会信用、小微金融组织、直接融资促进“四大体系”,通过实施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无还本续贷、应急周转保障、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银税互动等重点举措,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进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推动优秀成长性企业在“新三板”和山西“创新板”挂牌。

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找准融入国家大战略着力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区发展,在能源供给、农产品供应、特色旅游、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科技人才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周边城市的紧密协作。融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配套、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着力稳外贸、扩出口、拓市场,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稳预期、稳信心、稳运行、稳经营。

朔州因改革而生,具有改革开放的强大基因。我们要大力传承改革开放精神,以勇立潮头的勇气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做弄潮儿,争当排头兵,迈上朔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

(四)聚力创新驱动,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坚持创新为上,用创新思维集聚创新资源,挖掘创新潜力,汇聚创新智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

培育创新生态。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浓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立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化双创平台孵化能力,推进慧源双创基地建设,打造省级标准“智创城”。

提升创新动力。开展创新平台提质增量行动,提升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水平,争取设立三元炭素矿热炉用炭素电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国企研发活动考核评价制度,推动中煤、阳煤、同煤在朔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年内新增1户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研发机构创建步伐,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全覆盖。精心打造碳基新材料、煤矿智能采掘技术、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煤炭全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核心技术、有机旱作农业技术5个创新生态子系统。

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围绕煤电、碳基新材料、陶瓷、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抓好露天开采钻机远程操控、热塑成型碳碳复合材料等科研攻关。争取省级技改资金,重点抓好77个技改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5家。

引进培育人才。在全社会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鲜明导向,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坚决破除隐形门槛,拿出突破性硬招实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朔州籍在外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在朔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保障政策。落实好朔州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营造育才、爱才、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围。

180万朔州人民拥有无穷的创新智慧、创新潜力,只要我们育好环境、搭好平台、用好人才,必将“近者悦、远者来”,朔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五)聚力城市品质提升,努力建设美丽朔州。强化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密路网、畅交通,抓整治、提品质,夯基础、补短板,提升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生活品质,建设具有塞北文化特色、自然精致的生态园林城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坚持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功能性和长远性,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双评价,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确保尽快完成。加强与国、省规划对接,实施“多规合一”,高质量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以最好的规划、最强的统筹、最严的管控,争取更多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交通强市”。聚焦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铁公机”协同发展,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年内开工建设集大原高铁、朔州机场,做好怀仁机场军民融合示范、右玉通航、应县通航项目规划工作;加快朔神高速、朔山联络线、阳方口——平鲁和朔城区——应县两条干线公路建设。推进朔州高速支线、西南环高速互通出口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呼南通道经右玉平鲁至朔州段、太原西北到朔州高速列入国家和省规划。开工建设长城旅游公路113公里、“四好农村路”860公里。“交通强市”战鼓已擂响,大交通必将促进大开放,大开放必将助推朔州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持续推动“城市双修”。实施125个老旧住宅小区、4个老旧片区改造,加快平朔社区双修项目建设,启动“城中村”自拆自建改造,抓好七里河沿线棚户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深入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推动向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延伸。持续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打通“断头路”“丁字路”,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道路通达性和通畅度。强化城市风貌管控,加强城市设计与特色塑造。完善公共绿地系统,实施城市重点区域道路、公园提质改造。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理顺城市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建成七里河四座桥及接线工程,开工民福街提升改造、主干道平交口改造和小街小巷修补硬化工程。启动同煤朔南电厂热电联产项目。推进南山环境能源、城西城北两座垃圾转运站和怀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零填埋。

推进“六城联创”。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凸显朔州的绿色基底、红色基因。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步伐,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聚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三农”向好发展态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中国杂粮强市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十大工程”项目建设,补齐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三农”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打造杂粮、经济作物、优质饲草、高蛋白玉米4个百万亩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基地。抓好山阴省级示范县和平鲁荞麦、怀仁绿豆、应县蔬菜、右玉燕麦4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及18个市级示范片建设。朔城区、山阴县争创省级封闭示范片,实现省级示范片县(市、区)全覆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20万亩,力争粮食总产达到25.4亿斤,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

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扎实开展制标补标提标工作,构建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完成20项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修订,认证“三品一标”产品80个,产地面积25万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40%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股份合作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规范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创建10家示范家庭农场。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创建30家示范社。创新农业经营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以“一拆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抓好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村。开展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三大行动,县(市、区)具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乡镇具备生活垃圾转运能力,实现自然村组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开工建设一批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新改造农村户厕23650座。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强化“军令状”“交总账”意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产业扶贫,持续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抓好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新识别的50户、128名贫困人口完成脱贫退出,把巩固提升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地,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年内圆满交总账,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七)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朔州绿”品牌。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生态立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按照“绿化三座山、建设四条带、提升一个区”总体布局,完成营造林32.17万亩,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落实绿化、彩化、财化要求,种植经济林5万亩,每个县(市、区)建一个经济林示范园。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康养业。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对重点区域内的采煤沉陷区、山体裸露区、露天开采区、工矿废弃地开展生态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后续收尾工作。

持续攻坚“三大战役”。打好蓝天保卫战,高标准推进以热电联供为主的清洁取暖改造,市县建成区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覆盖率争取达到60%。完成县(市、区)“禁煤区”划定,加大禁煤区管控力度,继续推进和规范洁净煤供应点建设。彻底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露天开采、道路运输、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及秋冬季错峰生产。加大煤炭运输“公转铁”力度。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桑干河清河行动及“四水共治”成果,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沿河企业、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超标污废水直排河道,实施引黄生态补水,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综合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完成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改善生态环境,共享生态文明,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坚持不懈植树,狠下决心治污,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朔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八)聚力民生改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教育、健康、就业、社保等民生大事,办好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0所。加强中小学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以县(局)管校聘改革为突破,建立教师统一调配机制和补充机制,实现教师按需、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建成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弥补高等教育短板,推动本科院校落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建设健康朔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市疾控中心提档升级项目。深化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深化“五个一兴医工程”,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10个。加快市级医院建设,推动与山西医科大学全方位合作,建设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推动市中医院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为贫困县农村妇女提供“两癌”检查服务,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十六届省运会备战工作,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发挥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实训基地带动作用,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为目标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打造家政、护工服务等特色劳务品牌。继续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以农民工、个体从业、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范围,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农民工兄弟的辛苦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拖欠。

(九)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洼地。重点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理念、制度机制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深化市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实审管分离,厘清职责边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民生服务“一链办理”,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做到“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坚持运用大数据改进政府服务,推进政务数据“全归集、全对接、全打通、全共享”,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加快布局5G基础网络,完成市县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建立“点办理、批处理”工作机制,让“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常态。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更加充沛,做到“办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结果可预期”。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等帮扶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帮扶措施,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获得感。深化干部入企服务,建立市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小升规”企业不少于40家。坚决有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企业家双月例会制度,引导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

(十)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风险责任重大,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基础。

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着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八大领域风险。有序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强化债务风险防控。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落实“四铁”要求,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实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落实省委“控新治旧”总要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好重大时间节点安保维稳工作,严防群体性事件,严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力开展双拥工作,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发挥作用,大力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发展。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人防等工作,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朔州的发展,要久久为功,要利在长远,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要在抓好全年工作的同时,及早动手,统筹谋划,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朔州实现“十四五”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以全面提升政府理解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重点,加快职能转变,创新治理方式,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提升依法治市水平,积极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

建设忠诚型政府。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省委及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让清正清廉清明成为政府系统干部的鲜明底色。

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政府建设的动力之源,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和工作能力。全面增强“八种本领”,提高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能力和水平,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国、省政策研究,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政策、推动发展的能力。

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励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开阔思路视野,突破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畅通政府与企业、群众的联系渠道,让企业和群众的声音能够全面、真实、及时反映,成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推出更多实质性动作、突破性措施和创新性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脚下有路。

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把服务作为政府的天职,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指标,制定严格的“时间表”“任务书”,推动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实效化。发挥好市政府抓落实三项督办机制和“13710”督办平台作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建设担当型政府。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上推下卸、等待观望、拖拉扯皮等懒政怠政的思想行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大力营造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浓厚氛围。着力锻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提高研判形势、把握全局、推进项目、破解难题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成就梦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加快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塞上绿洲、美丽朔州建设新篇章!

责任编辑:大禹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