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光伏企业一季度亏损接近三成,龙头企业也是受疫情影响下滑严重。
比如做硅料和电池片龙头企业,通威股份2019年营收375.6亿元(+36.4%),归母净利26.4亿元(+30.5%)均处于高速增长中,2020年Q1营收78.3亿元(+26.9%),归母净利3.4亿元(-29.8%),而一季度净利润就下降了3成。给光伏行业做设备的龙头企业,捷佳伟创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69.30%),实现归母净利润3.82亿元(+24.73%);2020年Q1营业收入4.94亿元(-6.69%),归母净利润8603.68万元(-7.62%),一季度也是处于下滑之后。
通过下图还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整个疫情期间,当系统性风险释放的时候,光伏行业的高贝塔属性非常明显,下跌超过30%不在少数,而当4月份整个市场处于震荡上涨的过程中,光伏行业龙头隆基涨幅24%,通威涨幅30%,捷佳伟创涨幅40%,整体涨幅同样惊人,远超大盘指数。
不过同样应该看到是,下跌40%后,再上涨40%,其实整体还是没有完全修复失地。这就不得不重新回到基本面来仔细梳理一下了。
原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在110—120GW。其中,国内新增装机规模约为40GW,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海外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GW级市场数量持续提升。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产业发展计划,导致光伏产业链密集降价。就在4月17日,隆基股份还公示将单晶P型M6硅片价格从3.26元跌至2.92元,降幅10.4%;单晶P型158.75硅片价格从3.17元降至2.83元,降幅10.7%。这是隆基股份4月以来的第三次调价。此外,通威股份也在4月18日下调了单多晶硅电池价格。其中,单晶PERC电池单/双面158.75由0.94元/W降至0.80元/W。
PV Infolink最新数据显示,多晶硅料价格降幅区间为2.6%~4.9%,硅片的降幅区间为8.5%~10.8%,电池降幅为3.7%~6.7%,组件的降幅为0.6%~1.4%。
片
一方面,疫情引发的悲观需求预期已在光伏公司股价上有所反应。一季度光伏板块龙头已触发一轮30%~40%的调整;另一方面,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也从年初至今下调了约5%~10%。
上次大调整是在2018年"531"新政影响下,光伏需求端的预期影响是接近50%的装机市场直接归零,这也直接引发了光伏板块股票一轮近50%的深度调整,板块内公司调整的持续周期达到2.5~4个月,产业链价格在随后的1~2个月也发生了近25%的调整。
当年"531"彻底改变了光伏市场的结构,集中冲击国内市场,直接造成国内市场连续两年的大幅萎缩;当前的疫情虽然会导致生产经营出现减缓或停滞,但项目真正因此取消或需求萎缩的情况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这几年光伏市场的结构变化已经相当明显,2019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约 120GW,其中国内30.1GW,海外 89.9GW,海外新增装机需求占比 74.92%。
通过对比2018年"531"政策可以发现,现在光伏行业无论的韧性已经很足,下游市场需求很稳,而且比较分散,不再会轻易受政策的负面影响了。而且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具有长期可以展望的逻辑。
另外,光伏的经济价值已经凸显,光伏产品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产业链价格下跌94%,发电成本下降下降81%,在海外不少区域已经平价,国内全面平价也处于临门一脚。而从目前国内的平价申报来看,今年的平价项目申报量占比有望达到20%。
年初以来的价格调整,预计将推动国内明年全面走向平价。而当下光伏发电渗透率仅2%,根据彭博新能源的预测,2050年有望达到22%。考虑到电力需求的增长,需求端增速年化9.1%,可以说,中长期快速增长的势头很足。
光伏行业短期业绩的确受疫情影响下滑较快。产品价格下滑较快,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疫情,市场行为也会出现产品价格下跌,因为光伏行业实现快速渗透的逻辑就是降低整个产业链成本,加快平价上网,加快能源替代。
而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研发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的企业将会成为国际光伏巨头。
所以,真以为有长期逻辑支撑,一旦市场好转,股价先于短期的基本面就快速回升了。
而如果投资者还在盯着光伏产品价格下调,甚至还在关心短期的业绩,那么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更加难以捕捉这样的投资机会。
短期的业绩,基本面变化,如果股价已经做了充分预期,那么我们应该看看还有没有长期逻辑在支撑的。不能只看脚下,还需要仰望星空。毕竟投资一个核心的逻辑是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