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令光伏产业进入短暂的“倒春寒”,而光伏巨头通威股份(600438)发布了重磅规划,受利好消息,2月12日,通威股份开盘一字涨停,报16.39元/股。
2月11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 2020-2023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以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
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集中聚焦在多晶硅和电池片两个环节的投入,这也是公司在光伏领域定位的专业化分工,希望在多晶硅和电池片两个环节成为真正的世界龙头。”
大幅扩产计划
通威股份规划指出,高纯晶硅业务方面,2020-2023年年累计产能目标分别为8万吨、11.5-15万吨、15-22 万吨及22-29 万吨;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2020-2023年年累计产能目标分别为30-40GW、40-60GW、60-80 GW及80-100GW。
严虎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通威股份的硅料产能还未达到全球第一位,但产销量已经达到了全球首位,只是与第二名、第三名之间的差距不大,没有形成真正的绝对龙头,公司计划通过3-4年时间,最少要达到产能22万吨,最多达到29万吨,要有140亿元-200亿元的投入。
“虽然连续几年,公司电池片的产能和出货量都是全球第一,但是市场占比还不大,只有12%左右,与硅片龙头隆基在全球硅片市占率40%左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电池片在全球的市场相对分散,市场前五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0%左右,因此通威股份加大力度,在电池片已经形成的产能与产销量世界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做的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严虎还表示。
截至2019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分别位于乐山和包头两地,而2020年,通威股份的高纯晶硅年累计产能目标仍为8万吨。
对此,严虎表示,今年多晶硅项目就要扩产,要开始投1-2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准备工作,但是按照建设周期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明年才能建成,所有规划的产能都是当年要达到的产能,到2021年高纯晶硅累计产达到11.5-15万吨。
平安证券分析师皮秀分析,2019年以来,随着通威、协鑫、新特、大全和东方希望等五家多晶硅企业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和产能爬坡,国内多晶硅的集中度大幅提升,到2019年底,上一轮产能大扩张基本结束。
“本次通威股份率先推出较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一方面有望取得相对其他硅料巨头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将加速对以瓦克、OCI为代表的成本相对较高的海外硅料巨头的进口替代。目前来看,通威股份在精细化管理和融资等方面均具有优势,通过新一轮的扩张,通威股份有望从国内硅料第一梯队中脱颖而出。”皮秀说。
总投资200亿元的电池片项目
通威股份在电池片方面的“野心”从发布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的“大跃进”可以看出。
据悉,通威股份及下属通威太阳能拟与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签订《光伏产业基地投资协议》,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年产30GW 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
上述项目将分四期期实施,总投资预计为200亿元,成都市人民政府及金堂县人民政府通过下属国有投资公司按项目实际投资进度提供资金支持约6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 ,经通威股份同意或认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债权等)参与项目建设。
根据公告,金堂县项目一期、二期计划投资各40亿元,分别建设7.5 GW的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三期、四期各投资60亿元,也分别各建设7.5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
对于资金方面是否有压力,严虎告诉记者:“此次金堂县的电池片投资项目30%是政府投放资金,然后是通威股份投放资金,大笔投资资金不是依靠简单的留存现金流来解决,那只是要保证正常经营周转;公司可以采用多个渠道来解决资金,通过项目贷款、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各种渠道来解决融资的问题,目前通威股份负债率比较低,公司会保持合理负债,也会适当的进行权益化的融资。”
据悉,上述项目一期7.5GW项目将于2020年3月前启动,在2021年内建成投产,后续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在未来3-5年内逐步建成投产。
对于通威股份大手笔扩张电池片业务,有光伏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硅料、硅片、组件都是同质化严重,只有电池片能走出差异化来,电池片效率高低,技术路线,栅线条数都是差异化方面表现。
通威股份也表示,本项目实施后,公司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同时,新建项目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持续优化,以及以大尺寸规格、Perc+、Topcon及HJT等高效产品为主的技术选择将促进太阳能电池非硅成本持续下降。
“在Perc+和Topcon 技术方面,公司正在加强研发与论证,本次新建项目预留后续技改空间,强化Perc产品的性价比;在 HJT 方面,公司具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储备,目前已有三条中试线,规模达400MW;本项目的规划中,公司也将根据HJT技术的发展进程,适时推动其产业化投放。”通威股份称。
据记者了解,根据已有及在建项目的进度情况,通威股份将在2020年内至少形成30 GW的太阳能电池规模;该投资全部实施后,其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产能将达60 GW;本次投资的项目将分期分批实施,项目一期将在2021年投建完成,不会对公司2020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若以目前市场主流电池价格测算,30GW 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营业收入约300亿元/年。
疫情对光伏产业影响并不大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在发生,但相比影视、餐饮、旅游等行业而言,疫情对与光伏产业的影响相对较轻。
记者从通威股份股份方面获悉,春节期间,其多晶硅工厂并没有停工,三个工厂都是持续生产,满产满销的情况,电池片工厂有几天的时间休息,除了合肥工厂按照当地要求本周才能复产外,其他工厂在上周也已经复工。
有光伏行业分析师表示,“光伏玻璃和多晶硅料的生产具有典型的大化工属性,生产装置的开停动辄数月,所以这些产业环节的生产部门历来就没有过年停工的习惯,今年依旧如此,好处是这两个产业环节至今保持较高开工率,坏处是相对于其他产业环节显得相对过剩,若疫情持续下去,相关产品会有供过于求的压力。单晶硅片是光伏产业另外一个开工率较高的产业环节,由于年前单晶硅片十分紧缺,所以即便过年期间,以隆基、中环为代表的单晶硅片产能均保持在较高运行水准,若疫情持续下去,单晶硅片的产能过剩可能会提早到来。”
2月3日,中环股份董秘刘晓东在券商电话会议中表示,硅棒和硅片等子公司春节是满产生产的,除个别子公司如丽江隆基由于地方政府采取封闭工业园区的政策,在园区内的工人可以不休息,但是园区以外的工人则不能到园区内,对硅片的产能会有一点影响,但影响的幅度非常小;电池环节在春节期间,不同地方也安排了生产,满产的地方比如平煤隆基、泰州开了绝大部分、合肥是停产做检修、银川是当地停电需要做一些停产,截止到目前电池产能全部开起,隆基的电池片主要是内部使用,生产和发货都比较正常。
“组件环节相对电池和硅片环节,受影响比较多一些,主要是当地政府复工时间的延后带来的影响,基本上都是2月10日复工,二是是物流的原因,随着疫情的发展,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有一些措施,封闭或者限制,影响了物流尤其是原材料供货的时间,对组件 2 月份会有一定的影响,”刘晓东进一步表示,整体来看,本次疫情对公司的经营包括整个发货情况,还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从运输的角度,保证公司的原材料进入和产成品发出。
而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则利用假期进行线上直播进行培训。2月10日,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讲了四堂课,仿佛回到了学校。”而从本周开始,阳光电源也已经开工。
严虎也向本报记者分析,疫情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并不大,“短期看,在一季度尤其是2月,在物流、辅料等方面会有一些影响,但由于抢装后期都能追赶回来,不会影响全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