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企业 > 正文

新能源领域屡创新高 舒印彪带领华能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来源: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0-01-13 09:14:20

1月11日,华能集团(以下简称“华能”)在京召开2020年工作会。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交出了自己掌舵公司一年零两个月来的首份年度“答卷”。他将过去的2019年总结为在复杂形势下创新突破的一年,也用数据和案例说明了华能高质量发展成绩的来之不易。

记者了解到,2019年,华能发电量(国内)同比增长1.56%;营收同比增长8.7%;累计289台、96%的煤机实现超低排放,完成“十三五”国家改造任务的110.5%;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502万千瓦,是2018年的4倍;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已超过6100万千瓦。

作工作报告两个多小时,舒印彪多次脱稿“发挥”,谈及最多的,依然是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也是他2019年亮相华能首个工作会时划出的“重点”。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舒印彪介绍,2019年华能绿色发展开创出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两线”“两化”战略布局加快落地、新能源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三个方面。

过去一年,舒印彪曾在多个场合阐述华能“两线”“两化”战略,即在北线(“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通道起点为依托,着力布局有较强竞争力的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在东线(东部沿海省份),着力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

“2019年,华能‘两线’‘两化’战略布局加快落地。与甘肃、江苏、内蒙古、西藏等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陇东能源基地和锡盟、乌兰察布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国内离岸最远的大丰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濮阳一期50万千瓦低风速风电场实现并网。”舒印彪说。

提及新能源的突破,舒印彪介绍,清洁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增量的主体,从全国装机和发电量趋势看,2019年全国新增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占60%。预计到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50%,发电量占比达到40%以上,比目前分别提高约13和12个百分点。

“华能开发新能源起步晚,突破难度很大,但2019年核准(备案)、开工建设和全年新增装机分别是2018年的2.8倍、5.4倍和4倍,均创了历史新高,实属不易。”舒印彪表示。

除了新能源,华能在水电、核电和气电等方面的突破加快了其结构调整的步伐。据了解,目前华能水电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全面进入安装调试高峰;海南昌江二期核电项目取得“路条”并启动项目建设,实现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的重大突破;南通等三个燃机项目入选国家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石洞口一厂等容量替代项目获核准,大坝四期、和林电厂、烟台八角建成投产。

科技创新有了活力

作为电力央企负责人,舒印彪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向国家履责的“必答题”。而作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表示,科技创新是中国电力工业“补短板”“增实力”的关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能源科技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将极大改变传统能源发展格局。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要制胜,就要靠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效率和效益。过去一年,华能的一系列举措使得科技创新活力明显增强。”舒印彪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能科技创新布局已初步形成:新成立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研究等“四个技术中心”,并投入运转;组建海上风电技术创新联盟和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设立35项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成立科技创投基金;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

此外,华能在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智慧化建设上亦有收获:加快全国产DCS系统研制、推进燃机运维自主化等7个“卡脖子”技术攻关、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区域清洁能源远程集中控制和污泥处理及发电等技术成功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水电板块全覆盖、华能云数据中心正式投运......

对于科技创新的下一步,舒印彪强调,华能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宏观层面,华能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焦“卡脖子”问题,坚持开门创新、联合创新,立足自主可控,深化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燃机运维自主化等重大课题研究,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顺应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引领未来能源技术发展。

而在企业层面,舒印彪认为,华能需要建立健全需求牵引、面向应用、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攻关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做好项目统筹、费用统筹,依托该公司“两院”,集中开展基础性、通用性技术攻关,避免资源重复投入。而且,要建设“绿色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IEC等国际平台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和标准体系。

对于数字化智能化,舒印彪表示:“华能将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建立开放、共享、协作的‘互联网+能源’业态,加快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运维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四大能源巨头高层人事变动!

四大能源巨头高层人事变动!

东方日升公告,该公司董事、副总裁杨钰提出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他同时辞去了董事会薪酬与绩效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杨钰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公告明确,杨钰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且该公司将按照法定程序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及副总裁的聘任工作。

大唐集团国投电力华能东方日升
2024-07-29
国内首套不可上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正式下线

国内首套不可上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正式下线

7月18日,由华能山东公司投资建设、华能清能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不可上浪型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在青岛举行下线仪式。

华能清能院海上光伏黄海一号
2024-07-24
华能集团总经理邓建玲卸任!

华能集团总经理邓建玲卸任!

7月1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董事发生变动的公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原总经理邓建玲任公司外部董事。

华能集团邓建玲
2024-07-16
中纪委通报国家电投、华能、大唐等央企新能源巡视整改情况

中纪委通报国家电投、华能、大唐等央企新能源巡视整改情况

7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涉及国家电投、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大唐等多个央企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本文根据通报中涉及到新能源电力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相关整理。

国家能投国家电网华能新能源
2024-07-10
新能源领域屡创新高 舒印彪带领华能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能源领域屡创新高 舒印彪带领华能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1月11日,华能集团(以下简称华能)在京召开2020年工作会。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交出了自己掌舵公司一年零两个月来的首份年度答卷。他将过去的2019年总结为在复杂形势下创新突破的一年,也用数据和案例说明了

华能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新能源
2020-01-13
大唐新能源董事长拟辞任!

大唐新能源董事长拟辞任!

7月29日,大唐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李凯先生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及其于董事会辖下委员会之职务,自公司股东大会委任新任董事之日起生效。应学军获提名为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自股东大会上获股东批准之日起生效。

大唐新能源
2024-07-31
近万亿!25家央企与新疆签约183个项目,含新能源开发

近万亿!25家央企与新疆签约183个项目,含新能源开发

25家中央企业与新疆签署了183个项目合作意向书,预计到2028年底,产业投资总额将达到9395.71亿元。

新能源光伏央企
2024-07-31
山东电建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电建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9日,在山东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铁军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二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云的共同见证下,山东电建副总经理冯力鸿与中核二二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龙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础设施、电力、化工、投资及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核二二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龙,山东电建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胥登峰参加会谈。

山东电建电力新能源建设
2024-07-31
1GW!国家电投新疆第一师园区低碳转型光伏项目开工

1GW!国家电投新疆第一师园区低碳转型光伏项目开工

7月28日,国家电投上海电力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新疆臻元100万千瓦园区低碳转型光伏项目在十团昌安镇举行开工仪式。

新能源基地光伏治沙
2024-07-3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新能源领域屡创新高 舒印彪带领华能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上方
关闭
关闭